基层治理工作连接千千万万群众,事关民生。作为六合主城区,雄州街道面积大、人口多,基层治理千头万绪。近年来,雄州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穿针引线,着力推进基层治理“引航计划”,开展“学仙林、见行动、优治理”活动和“同城共筑”行动,积极探索推广“先锋汇·汇万家”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法,推进物业行业加快融入基层治理,走出一条基层善治新路。
关口前移,奏响基层治理“大合唱” 在雄州街道龙津广场小区党员会议室,五方联动机制工作会议每月都会召开,物业党支部负责人、社区民警、网格员、调解员以及物业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共商共议,协同推进小区各项事务和矛盾化解工作。 前不久,龙津广场小区部分污水管网出现异常,导致污水泄漏,影响了周边居民正常生活。获悉这一情况后,物业党支部负责人刘梦迅速启动五方联动机制。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物业加大打扫频次,把影响降至最低;网格员向社区报备,并由社区积极争取维修项目立项;调解员及时上门化解矛盾纠纷……通过大家齐心协力,维修项目成功“上马”,于今年6月正式开工。在连续4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后,雨污水管网恢复正常运行,小区重回“洁净美”。 以党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力量下沉,让基层治理“独角戏”变“大合唱”,关口前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是雄州街道创新基层治理的一个重要举措。“五方力量在各自管理权限内,以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协同开展工作,将矛盾发现在早、化解在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葛江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居民有事找“12345”政务热线,“工单”不断“飞”来,如今有事一起议,邻里更和谐,“工单”几乎消失不见。
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添“栋”力 望着14号楼门前停得满满当当的电瓶车,桥西社区华城名府小区物业负责人王有霞有“倒不完的苦水”,“不劝阻影响其他业主出行和小区秩序,劝阻的话得又罪人,激化与部分业主矛盾。” 在王有霞两难之际,楼栋长邵修勇及时“站了出来”,在楼栋群里阐述其中利害关系,呼吁大家共同行动起来,规范停放电瓶车,确保小区整洁、有序、安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该栋楼所有业主均自觉把电瓶车停放到地下室。 群众的事群众商量着办,群众的事群众参与着办。为此,雄州街道选聘了1250名楼栋长,实现了街道所有楼栋全覆盖,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上门入户找问题、解难题,参与矛盾纠结调解等,当好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矛盾调解员、治理示范员和一线服务员,提高了全街基层治理水平。 在小区内劝阻非机动车违停、不文明养犬、飞线充电、随意晾晒等不文明行为,还组织创立社区舞蹈队,通过文艺演出形式向居民宣传党的理论政策,从大事到小事,从居民烦心事到棘手事,总是能够看到紫霞社区4幢楼栋长李万顺的身影。无论调解邻里纠纷,还是帮助邻居处理生活琐碎事,她都会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居民、上传下达信息、辅助化解问题。紫霞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楼栋长发挥好居民与社区之间桥梁纽带作用,为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古棠社区坚持以党员楼栋长为抓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党员带动家庭、家庭带动楼栋、楼栋带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行动,有力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智慧赋能,基层治理更好惠民为民 指尖轻点进入“智联雄州”小程序,便民服务、物业服务等一应俱全,家政服务、维修服务等线上即可下单,真正实现“智汇我家,精彩未来”。 智慧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自去年以来,雄州街道陆续上线了“智联雄州”小程序和“智慧棠邑”社会治理数字化应用服务平台。其中,“智慧棠邑”平台可实现对社区各类人口信息的动态采集、更新和维护,采集上报群众各类诉求,夯实了“数字底座”,有助于群众与政府开展良性互动。 点击进入“智慧棠邑”平台可以看到,志愿者服务、物业服务、便民服务等一目了然。雄州街道物管办负责人李军介绍,以物业服务为例,群众有诉求可直接通过“智慧棠邑”平台反映,所在社区“一键”就能获取相关信息,省去了因“12345”政务电话工单转交街道,再由街道转至社区的时间,诉求得以更快解决,居民满意度跃升。 前不久,古棠悦府小区居民简女士通过平台反映垃圾桶摆放在小区门口,存在卫生隐患。桥西社区工作人员了解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物业公司前往处理,很快解决了这一问题。 雄州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实现对基层治安防控、综治维稳、矛盾调处等各类治理事项的快速响应、有效处理,建设社会和谐和美的“平安雄州”,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雄州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