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侯泉声就是这许多仁人志士中的一位。他用小说的方式塑造了民营企业家韦达人,并通过韦达人的个人经历和思想发展的轨迹,将改革开放的中国完全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的这部长篇小说叫《商贤》(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20年12月版),他为此披历数载,呕心沥血,铸就了这部66万言的长篇小说。之所以侯泉声能拿起笔写《商贤》,那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最早踏入改革开放大潮的民营企业家,他经历了这场大潮中的每一个浪头和风云激荡,他懂得其中的酸甜苦辣,更懂得挑起民族公信力的担子为国家创造财富是多么的艰难。小说中的韦达人是他倾注了极大热情塑造的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他头脑睿智清醒,意志品质坚定。遇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化解问题,听取别人的意见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对待原则问题一定坚持主张,非原则问题尊重别人的主张。侯泉声当过兵,有敢作敢为雷厉风行的军人气质,他赋予小说中的韦达人也具有这样的气质。因此,在研究他这部长篇小说的过程中,我反复比较其中的结构与叙事学原理,深深理解了为什么写这样一部作品和塑造这样一个人物了。 文学是人学,小说是故事;虚构的故事中正是研究人性和人格的最佳场所,我总是这么期待着。 ![]() 长篇小说《商贤》一开篇就想来一个高起点,是因韦达人获得亚洲“鸭王”称号而到处受媒体追捧和采访,一时竟找不到当事人而产生许多谜团。设问是技术活,放在开头可以引人入胜,增加悬念。但不要忘了结尾处要有体现,善始善终,解答质疑,方为圆满。 1、韦达人是从底层走出来的企业家。韦达人的初心其实很单纯,“下海”就是想有为,就是想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白手起家,底层起步,小心翼翼。即使这样,第一次出手,两万元做的电子元件产品,竟入一个骗局,被骗的血本无归。韦达人是个有事业心的人,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自己的信念。他总结失败的教训,调整方向,脚踏实地,从最基础做起,从最底层做起。韦达人通过老同学沈经世的信息,选择了鸭子的饲养和加工,从此开始踏上民营企业家的创业道路。 韦达人尝试养加一体的模式,这样鸭苗可以获得政策支助,为加工鸭子减少投资成本。可是,刚开始养鸭就遭遇两场灾难,一是自己人管理不善,冻死大半。二是龙卷风袭击,从里到外,损失惨重。在这样大的困难面前韦达人头脑清醒,处理果断。该增补的及时增补,该申请补偿立即申请补偿。就这样,韦达人的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创业初期的原始积累。小说《商贤》将韦达人以一个朴实而又坚定,守信而又诚恳,机智而又宽宏的正面形象逐步显现出来,也为他后面创造辉煌埋下伏笔。 改革开放的民营企业原本就是一张白纸,没有现成模板可以照搬照抄,要想有所成就就得自己摸索,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才行。韦达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按照国家要求和有关改革的政策,他先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人员职责进行落实,对无效岗位和人员进行清理,优化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了保证以后,韦达人针对市场的千变万化搞调查研究,完善“秋尔鸭业”这个品牌效益;打价格战,挖掘地域的价格优势,为创造国家利税。韦达人所走每一步都是来自他内心中想有为,能有为,多有为这一初心和宗旨和一个共产党的良心。 2、韦达人是经历一线磨练的“销售员”。在中国现有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产生和成长都是新生事物,有着无法预见的困难和问题。韦达人常到一线,一面当销售人员,一面可以考察市场。其实,一个有为的企业家是非常愿意主动掌握一线情况的,并且通过这些情况,研判自己的经营思路,以及下一步开发产品的方向和内容。“销售员”这一岗位,成了许多企业家的观察哨、晴雨计。韦达仁就身体力行,亲临一线的零售门市,调查产品的销售情况,即时聆听反馈意见,也可即时处理现场问题。只有这样,韦达人才是最能把控企业、产品、市场和人民群众需求的企业家。 当韦达人的企业有了初步发展了以后,他是不满足于个人圈内的财富与金钱的,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于是,他在扩大经营范围,收购兼并同类企业,直到开发新品、融资入股,香港上市。韦达人一步一步走来,把一个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家应走的路都走出来了。在他的带领下,一个纯粹的中国企业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完全蜕变。 ![]() 3、韦达人带出一帮有为的企业人才。从小说的叙事角度来看,企业人才发现和培养与主人公的塑造并无多大关系,因为叙事学反映的是故事的存在,以及合理性和必须性、必要性。 韦达人是白手起家的企业,他的企业生存与成长是在他的披肝沥胆,熬尽心血,才有发展和辉煌的。这在当代中国,有许多这样的民营企业家,韦达人也只是千千万万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中的一员,是代表之一。 韦达人带出来的企业人才有总经理张成功,副总经理韦达松,幸福企业工作部主任庞叶,财务总监邹新玉,总工程师齐强博士。可是为他这个企业做贡献的可不止这几个集团领导层的骨干成员。比如,早期帮助他建设鸭子饲养场的农民;有他的同学和同行,在关键时候能伸出手拉他一把的苏冰;有他身边一直荣辱相伴的妻子孙奇荟。有众多的有智慧有才华的人,应着韦达仁的个人魅力,主动而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鼓励他,充满热情地为他付出,为他争光。这也是韦达仁和他的基本团队,在帮助支持企业生存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包括在企业发展各阶段中发挥过独特作用的李松良主席、秦书记。 4、韦达人的慈善是有计划安排的。一个企业的发展成长到有名气有钱有影响力,这就势必带来需要帮助别人,支持弱者的工作。我国的民族传统中也是有“扶弱济贫,爱心相帮”常识。这也符合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顶层设计时提出的一个思路: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使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因此,韦达人领导的秋尔公司在取得一定成绩以后也开始涉及一些慈善问题了。拉赞助、搞慈善、领导打电话写条子等等一时接应不暇。从韦达人个人来说做慈善是一直很热心,能为那些有困难的人和家庭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都是积德还愿的事。以前自己手头紧,想做这些善事,自己还是捉襟见肘,现在企业开始赚钱了,有能力了当然要多做和做好。 韦达人将此情况分成两个部分处理,将商业赞助划归营销部管理,包括各种广告和商业行为。另一部分有他自己管理。他会对公益慈善活动积极主动落实和安排,从不落后落空。而是对一些打着各种名目化缘的进行甄别,根据轻重缓急给予恰当的帮助。韦达人个人还直接出资帮助孤儿邱东东读书上学,引导他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牛小男的抚养也是他出于同情,将自己的爱心付之于具体的行动之中。 小说中还有一个情节也反映了韦达人的爱心附着的具体事件而表述的生动而高尚。那就是秋尔集团重阳节为父母洗脚活动。洗脚这个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举动,让他们从中感悟到许多东西,从内心深处流淌出对长辈的爱戴之情,令亲人动容,更让子女们原本善良的爱心得以释放,对待工作也会充满信心。其实,爱心与孝道原本就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将这一点通过企业的平台付诸于实施,这本身就具有言传身教,予情于理的典范作用。此事也是韦达人的初心表达,实现夙愿行动。 5、韦达人的国学情结来自于家传。小说中对主人公韦达人热衷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国学经典的倾慕也是给了极大的关注。首先这种影响力来源于家教,韦达人的父亲韦忠毛就是有传统文化的家学渊源的,在创业和遭遇困难的时候,韦达人总是回家与父亲做交流,即使这些交流并非一定谈具体问题,但所谈及的国学和先人们的思想观点总会为韦达人的思考打开一扇窗口。后来接触了一些学养渊博的人和大德高僧,使韦达人学习了不少有营养有意义的国学典籍。还专门挤出时间参加培训班,是他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亮。同时,在他的主导下,把传统文化纳入企业文化范畴,建立了秋尔国学专修学校、秋尔公益幼儿园、秋尔善爱公益基金、秋尔志工团队。这样以个人的素质学养带动更多的人崇尚国学思想,坚持传统文化底蕴,使企业真正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 ![]() 二、企业家的光荣是在斗争和磨砺中获得,正义与邪恶水火不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中国民营企业家原本也没有什么榜样和框架,改革开放也基本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着前进。因此,会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大都无法预料,只能凭民营企业家的个人能力和智慧,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宏观上好在大政方针有《宪法》的条款罩着。第6条第二款规定“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第11条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利不受侵犯。”也就是说,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就是落实贯彻和执行国家大法。 但是,具体到现实和事件中,尊法和执法也不是空洞的。长篇小说《商贤》在追踪秋尔鸭业的成长、变迁中所遭遇困难和沟坎,韦达人遭遇的个人的不公待遇和设局陷害,都一一化解。有的是通过精神压力逼其就范,有的则是肉体折磨吃尽苦头。这些种种障碍不仅没有阻止这个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没有打到韦达人这个带头人,这基本还是依赖法律的保护和政府的支持,在风云变幻的商界运营中,相信正义还是能战胜邪恶的,邪不压正还是我们期望结果。 ![]() 《商贤》中的汪少惠这个人身份特殊,他既是韦达人的妹婿,又是与韦达人对着干的人。此人没有大智慧只有小聪明,自私狭隘,常被人当枪使。其中,沾过一些小便宜,也吃过大亏。虽是韦达人的亲属之一,无法融入韦达人的团队,只算废材一个。 郭晓是个春光集团老总,想骗韦达人买下他的公司转产,被发现没有成功。后来,在争夺秋尔鸭业80亩土地开发权时,郭晓为了斩草除根,残忍地雇凶杀害了韦达人的儿子韦成军,被判死罪。他的冤魂还不知呢,他也是被人利用的棋子。 对于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来说,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而小说《商贤》中就将这一暗线贯穿其中,这就是公安局长何兵斌和法院院长马洪。何兵斌是经党培养多年,一步一步从基层提升上来的干部,但他生性贪婪,私心严重,最后走上自绝于人民的犯罪道路。 马洪也是经党培养多年的干部,从法院庭长直到院长的。但他是贪财贪色,辱没法律门风,是典型的司法腐败分子。最终结果一样。 韦达人以及以他为首的当代民营企业家,经历了商海风雨历练,也经历了人格和人心的考验,修成正果才是真正的果。正如韦达人说的那样:“企业的发展过程是老板品行和才干提升的过程,也是人才集聚和团队成长的过程”。 三、《商贤》作为叙事作品的解读与词语判断 从作家侯泉声《商贤》的写作文本和思考出发,我们理解一个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和成功是多么的不易。面对不可测的大海,有多少未知和浪涛隐藏在溟濛的雾幔之后,甚至以传统的观念来衡量都会带来情感上的误解。细读《商贤》反而让我们透过历史的那层薄纱,看清了一些现代“商贤”们内心的纠结和负重,并由此展开了另一个离我们虚幻而又很近的普通世界。我希望从我文字中,探讨一些《商贤》误区,以及所想到的词语的相关思考。 1、叙事结构。 《商贤》是作家侯泉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从文本的角度看,起点很高,所涉话题也较为宏大和繁复。但作家凭着多年热爱文学的功底和对行业的熟悉程度,将过往的经历与朋友同行交流所获取种种故事,创造出这部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同凡响的事。我对能写长篇小说的人都保持着崇尚和敬畏心理。 一条主线。《商贤》的结构是传统的叙事结构,以人物为中心的穿引故事。韦达人为主线发展,时间也是按顺序推进,这样可以完整地看到韦达人作为民营企业家,从起步到收获“第一桶金”,从企业改制到创新品牌、打价格战、占领市场。后还有企业的更大发展,香港上市,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美国打官司等等,完成韦达人创办企业一步步走出来,同时也使他个人从一个俗人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怀的民营企业家。 一条副线。在韦达人的对立面,作者设计了以宋肖为主的“反派”人物为副线,似乎还是一个不定型的涉黑小团体。在这样一个小团体里,有汪少惠、郭晓、马洪、何兵斌。其中后两位还是司法系统的高官,从侧面反映中国官员的腐败问题。作为副线的进展几乎与主线平行,但根据故事进展,选择不同的事件与主线交集。 三条二级副线。一是庞叶,二是苏冰,三是孙奇荟。这三个女性是韦达人身边对其有过一定影响的女性,当然这种影响有时决定韦达人的决策、性格、人性和情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全篇小说都是围绕韦达人而构建的世界,那么韦达人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有影响外溢效应。小说中还有两位女性也有一定印象,一个是韦达人的母亲李彩虹,另一个是韦达人的妹妹韦达玲。此二人在不同章节中有一些着墨,但有限,不足以影响韦达人的主线方向进展。 2、语言特色。 一般来讲,叙事文学的语言方式分两种,一是讲述。古典小说大都都采取这种方式,优点是通俗易懂,条理清晰,修辞表述自然,逻辑关系完整。讲述大都是以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进行,语气和节奏往往带入现场感。二是描述。现代叙事语言中较多,有些表现来自于外来语或翻译语言。描述是“一种给定了场面的,戏剧性,现时性的叙述语言。” ![]() 3、“商”的传统地位与“贤”的普遍共识。 中国是农耕民族,在千百年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历朝历代一直遵循着重农轻商的路线。那么“商”具有怎样意义呢。根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大致认为:其一,农业社会的大多数交换形式不是商业,而是互惠和再分配,商业(市场)是一种远距离、高层次、活动空间狭窄的交换行为。其二,商业向低层次交换的蔓延有利于增加经济产出,但是会破坏社会结构,这就是统治者必须抑制商业的原因。而商业作为高层次交换所创造的财富,又让统治者离不开它。其三,商业行为的目的是获得利益,而利益与诚信背道而驰。因此,商人的行为无论如何地优秀总也无法掩饰其内心的虚伪和无信。相反,历史早已走人了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也已彻底的改变,“无农不稳,无商不富”的理念已经得到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 “贤”者所指人,也指事。《说文解字》曰:贤,多才也。《辞海》曰:才能,德行好。我们的普遍共识为:有德行,多才能。 “商”与“贤”的组合可释为:有才能有德行的商人。 4、“民营企业家”。 无论怎样看待经营商业的人,这一行业一定会走出与其他行业比肩英雄人物。我们这个时代称之为“企业家”,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不同,谓之“民营企业家”。 在界定民营企业家之前,首先需弄清楚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概念。民营企业是与国有国营企业相对应的一种企业类型,是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企业家是担负着对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高级管理人才。 通过现实情况判断就可以对民营企业家作如下界定:民营企业家是指在民营企业内的具有企业家特质的最高层的优秀经营者。民营企业的出资人或者所有者并不必然是民营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可以是出资人,也可以是由出资人聘用的职业经理人,只要符合以上的定义,就是民营企业家。 ![]() 习近平在考察南通博物苑时,参观张謇生平展,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情况。习近平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十品) 作者:十品,原名叶江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