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画家,祖籍山东,1958年出生于上海,自号鲁人,曾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北京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中国美协培训中心中国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连云港市科普协会理事、工艺美术协会理事、连云港市华艺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青岛风翰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画师,2007年加入民进。 童年的王兵随父母辗转于上海、南京、北京、哈尔滨等地,成年后在连云港定居。 ![]() 1979年,青年王兵就以应试第一名的成绩在市轻工系统专职美术设计人才招聘中崭露头角。初入社会,他就职于连云港市毛巾厂艺术设计研究所。这里汇聚了全市众多优秀的美术设计人才,这儿正成了王兵学习和展示才华的天地。但同时,在这儿,王兵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闲暇时,他描摹古画,从阎立本、董源、张择端、黄公望、沈周、徐渭、仇英的画风里揣摩古人笔意;他到渔湾写生,到花果山观景,他将自然和艺术打碎掺和,揉成了清泉白石,品在嘴中,藏在心中。 ![]()
为了提高艺术技艺,他在工作之余,去北京求学,到南京拜师,范曾、何家英、陈大羽、薛亮、曹辅銮、魏紫熙、喻继高、高云等著名画家都是他膜拜的典范,艺术路上,有了目标有了标杆,王兵就义无反顾的往前走。与原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天津美协副主席杜滋龄、何家英,霍春阳等著名画家结成了良师益友。
在长期的工作历程中,王兵经历了从毛巾厂、手帕厂、色织厂到房产局等单位的角色转换,但所有的职业都阻挡不住他对艺术的追求。进入新千年,王兵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专心致志的致力于艺术创作。工作室先是选在了临湖面水的新浦公园,公园内游客纷扰,后来搬至幽静的翠竹园,在一片翠竹的掩映中,画家的思路也便开阔了起来。![]() 王兵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吃饭睡觉,读书作画,这成了他生活里的风景。他读梵高、读杜尚,读唐宋八大家,读扬州八怪,读中国古典美学那些有关艺术类的书籍自不必说,他读得最多的还是经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他读《镜花缘》《儒林外史》《金瓶梅》《西厢记》《桃花扇》,从名著中吸取精华,了解古代人物的心理,模仿古人的形体仪态,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古人的思想意识。他的《红楼梦》和《水浒传》系列人物画已经推出,就在艺术圈引起了轰动,受到了收藏爱好者的热捧。 明人徐文长工诗词善书画,文学戏曲俱佳可谓一代才子,狂如郑板桥之人都心甘情愿做青藤门下一走狗。作画,徐渭则倡导反叛精神,不拘泥于古,心法大于技法,要有个人风格。纵观王兵的创作,就恰恰契合了这一点,看王兵作画,笔随心动,桀骜不驯纵横八荒的气魄也暗合了他的性格。 ![]() 佛曰,心源空寂,万德斯俱。步入艺术圈近四十年,王兵作品无数,山水画《一片孤帆天际来》《仙居》《江南三月》《寒山寺》《山水清音》《秋水无声》《月映万川》《苍山滴翠》《山巅水田云雾中》,在王兵的山水里,奇岩怪石冷峻俏拔,水动风净,帆远云舒,草幽花香 ,月冷露白。 很有意思的是,王兵的人物画大都以茶为素材,《孔子问礼图》《煮茶图》《松荫品茗图》、《清秋品茗图》、《蕉荫茶韵》,亦或是《烂柯图》、《竹林七贤》、《孔子问道》《东坡品茗图》都少不了茶的影子。 ![]() 多年来,王兵在艺术之路上成绩斐然,1996年,受《国画家》特别推荐的《王兵国画作品集》出版,2010年,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印象王兵》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2012年,《王兵山水画》作品集由《国画家》特别推出。 ![]() ![]() 尚古、崇简,这一风格充斥于画家四十年的艺术创作中,由于他独到的艺术成就,2008年入选世界华人庆奥运名家书画展,多年来,作品相继被《中国书画报》《国画家》《天津日报》《江苏民进》《江海书画选》《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等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媒体采用,他的《吴承恩踏雪觅仙踪》受到《国画家》特别推荐,在江苏省民进举办的“江苏省民进成立五十周年书画展”,他的作品《秋韵图》受到著名书画家萧平、言恭达等著名艺术家的称赞。2006年,作品《江南三月》入选民政部、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的“鱼水情”全国书画展;2008年被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画家之一,其作品曾被中国美协培训中心、连云港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日本堺市等多家机构收藏。(何洪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