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人气: 编辑:新闻编辑
近日,省委常委会通过的《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1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开展“单位学江阴、个人学姜滢”活动。“单位学江阴、个人学姜滢”双学活动在全省迅速展开。


江苏金康达集团是姜滢2000年创办的非公企业,2010年在县关工委的指导与支持下,公司成立了关工委,姜滢担任关工委主任。他认识到关心下一代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项大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所以,他把关心下一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纳入他的工作目标和议事日程。
近几年来,盱眙的企业和周边地区一样普遍存在“招不到工人、留不住人”等问题。还有一些企业青工走上犯罪道路。在这样大环境下,他邀请了县关工委领导到公司为青年职工宣讲“企业关心职工,职工关心企业,企业健康发展”的理念,从公司可持续发展出发提出“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为了发展”的鲜明导向。积极做好青年职工思想工作,围绕“既要留住人,又要留住心”,开展了“企业爱职工、职工爱企业”活动。
“人才是第一资源”,企业发展靠人才。姜滢担任公司关工委主任后,认识到一个现代企业家要着眼青工成长,着眼为国家培育人才。为了提升员工素质,特别是青工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技能培训,塑造员工“工匠精神”、敬业态度和主人翁意识。八年来,金康达集团不仅没有员工流失,没有员工违法违纪,也没有发生一起生产事故和质量事故,50%以上的青年职工成了生产能手或标兵。充分认识到关工委将工人锻造成人才,使金康达发展有了人力、智力支撑,有了发展后劲,实现了从“用工人”到“造人才”的转变。
金康达集团主要产品是河蟹、龙虾特种水产饲料,主要客户是广大水产养殖户,这些客户中正在创业的青年人居多。由于许多青年养殖户信息闭塞、项目不准、养殖技术差,因而经常赔本。他担任公司关工委主任一职,认识到关工委工作要拓展,应与自己的省人大代表履责结合起来,应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应与自己创办的金康达集团尽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他把帮助养殖户创业致富作为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尽力帮助水产养殖户创业,得到众多养殖户的广泛称赞,进一步提升了思想境界,从而实现了从“办企业”到“尽责任”的转变。
金康达集团现有职工280人,青年职工就占了80%。多年来,金康达关工委坚持不懈开展对青年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公司关工委开展“爱国家、爱企业、爱岗位”教育活动。他主动邀请县组织部门、县政法部门等单位领导来对青年职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法纪教育。开展公司党员和青工结对“一帮一”活动,积极引导职工向党组织靠拢、以党建带动关工委建设。为陶冶职工心灵,专门建立企业文化展示馆。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以后,他第一时间邀请十九大代表李银江到公司给全体职工宣讲十九大精神。
姜滢利用兼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每年分批邀请南农大专家学者来公司对青年职工进行培训,让青年职工开拓视野,学习新技术,提升生产经营能力。他担任关工委主任先后投入了近百万元改善关工委工作条件与青年职工活动场所。为关工委配备了一辆工作用车和独立办公室,工作经费实报实销,设立120平米关工活动室,40平米阅览室,240平米展览室。还有乒乓球室、健身室、篮球场以及棋牌室,定期组织职工外出旅游等。

姜滢出生在盱眙县鲍集镇铁营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生长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他记得上中学读书时,因为家庭贫困,难以解决温饱,有的学生因家庭十分困难而辍学。那时他就有一个梦想,将来有一天有能力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那时的梦想,也是他的初心。
关爱孤残儿童、病困儿童、留守儿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完成学业,走进理想大门,是他坚定不变的追求。七年来,他用于资助贫困学子的费用达853万元。主要做了四件事:
一是“改捐为奖”当好“护花使者”。自兴办企业起,他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捐助贫困儿童。2010年,在捐助活动现场有一个现象让他感到意外:一些困难孩子不愿接受捐助,甚至不愿出现在捐助现场。了解了原因他感到揪心和震动。这些孩子大都是单亲或失去父母家庭的孩子,心灵都受过伤害。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捐款,失去自尊。如何让孩子越过这道心理障碍?他与县关工委领导一番苦心谋划,想出一种“奖赠”方法。2011年起,从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中评出“三好少年”,以奖励代捐助。“捐赠”改“奖赠”,保护了孩子们自尊,这一举动很受家长、学生、老师的认可和欢迎。7年来,他已捐出250多万元,举行了9次奖赠活动,有2800名孤残儿童、留守儿童、病困儿童得到捐助。他感受到,一个企业家不仅应舍得花钱回报社会,更要用心用情,当好贫困儿童心灵的“护花使者”。

二是情暖寒门学子,“扶贫更扶志”。在捐助中,他发现这些贫困学子对生活的悲观比缺钱更危险。光帮钱,还不行,他主动上门了解情况,走进这些寒门学子的内心,帮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于是他和县关工委联合开展“寻找寒门学子,助其圆梦大学”的行动。每次他都让身为集团财务副总的爱人何芳带上现金一起参与。姜滢的善举,每次都得到了他爱人的支持。
2014年暑期仇集镇象山村贫困生戴玉,父亲聋哑,母亲痴呆,家徒四壁。戴玉考上了南京一所重点大学。可是仅仅5000元学费也无法凑齐。懂事的戴玉决定放弃上大学。她含泪说:“姜叔叔,我做梦也想上大学啊!可是我不忍心为难家人……”。他夫妻两也流下泪,将6000元现金交到戴玉手上,鼓励她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并表示会继续帮助她。他还给寻找到十多个这样的学生,每个贫困生都送上6000元,让他们能及时赴大学去报到。在他的鼓励下,这些同学到大学学习很刻苦,都成为优秀生。受他资助的学子经常给他写信,他不管多忙,都抽出时间一一回信,鼓励这些学子继续努力。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上说:“江苏盱眙县金康达集团关工委与县关工委开展了“寻找寒门学子、助其圆梦大学”活动,公司董事长关工委主任姜滢一天时间跑了5个乡镇,给10名考上大学的特困生每人送去6000元。”充分肯定与表扬了这一善举。

四是呵护留守儿童。近年,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一个大问题。作为他当了15年的省人大代表,他十分关注这个问题。2014年,他专门在公司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令他吃惊,发现近半数的员工家在盱眙县外,他们当中,半年以上没有回家看过孩子的竟占70%以上。他决定修改公司考核规定,用制度逼职工回家看孩子。他规定子女在16周岁以下的员工休假回家看孩子,视为正常上班,工资、奖金照常发,还报销来回车票。此办法唤起了员工的亲情与责任,爱孩子、爱家庭也更爱企业。

“幸福都是奋斗得来的”。姜滢是本乡本土企业家。他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一家外资饲料企业做高管,工作了4年,虽然高薪待遇,但他从未忘记对家乡的情结。在家乡招商引资的感召下,2000年4月,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职务,回到家乡鲍集镇创业,办起了饲料厂。当初因为资金短缺,姜滢只好自己带工建厂房。当时正值盛夏,他爱人何芳回忆说“在浇筑厂房车间基座的那天,姜滢一整天没顾上吃一口饭,晚上我把饭送到工地上,他一口气吃了十碗,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了,但每回忆起这些,我都忍不住流泪。”市县领导观摩现场,时任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竖起了大拇指要他把企业“做大做强”。2005年,为扩大企业规模,在县开发区征地125亩,投资1.25亿元建成了新厂,三个车间10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40万吨高档特种水产饲料。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金康达”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姜滢是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去年他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由于他的刻苦学习,不断钻研,经常深入到养殖户虾塘、蟹塘,与养殖户交朋友,悉心研究,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产品得到了养殖户、经销商的认可,实现了“三赢”。


多年来,他为人清廉,从不做坑人利己的事。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低调做人,高标准做事。他孩子上大学读书时,只发给同等学生生活费,教育孩子们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企业做大了,但艰苦朴素是他的本质。从来不穿高档名牌服装,出差住的是小宾馆低档房,途中吃饭是一碗方便面,连理发都多在路边小理发店。来客招待时,剩饭剩菜打包带回去吃。他经常讲,稍微省一省,说不定就能救助一个失学儿童。每年春节里,他邀请特困家庭,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请到他家里过年,他和爱人何芳把这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给每个孩子包上1000元压岁钱红包,一起包饺子、吃汤圆,让这些失去父爱母爱的孩子找到家的温暖。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盱眙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顾强说:“姜滢这个典型是做出来的、干出来的,是盱眙新时期最有影响的重大典型,是盱眙人的光荣骄傲,全县要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姜滢的思想,学习姜滢的精神,学习姜滢的品格和情操,学习他做一个高尚的人”。
近几年来,姜滢不断学习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创新非公企业新思路。他收集了数万块奇石,筹建以观赏石为特色的主题公园,在盱城三个村打造美丽乡村文化旅游胜地,建造奇石博物馆、温泉度假村及科技农业等49个项目,这将成为一个新亮点,正在为提升盱眙形象,造福盱眙人民,奉献社会作出更大更好的努力。(简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