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心中有‘数‘’,必须建立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理论研究、基础数据核算、评价体系设计和应用分析。以新的尺子丈量中国式现代化,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渊缘说清楚,把各项指标数据算明白,把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算出来,支撑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步伐,凝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这是全国人大代表,今世缘酒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顾祥悦接受记者采访说的一番话。
![]()
顾祥悦代表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是渐进的过程。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如何把握?如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和平发展道路如何坚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指标体系是关键。
![]()
顾祥悦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四个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自行车一人一架”成为当年现代化家庭的无数人梦想。上世纪八十年代,“万元户”成为富裕阶层的衡量指标,“四大件”是物质层面青年婚嫁的标配。2000 年起,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小康社会包含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16项定量化综合指标。期间,部分地区合地方实际进行优化完善,如《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 试行)》,由原来的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扩展到五大类22项36个指标,体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满意度的小康社会。这些量化指标,激励江苏8000万儿女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国实行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
顾祥悦代表认为,党的二十大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书写在亿万人民的生活巨变里。现代化的模样需要系统描绘,需要看见、需要感知、需要触摸,激发国人自信,让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锲而不舍、再接再厉、开拓奋进,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在谈到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时,顾祥悦代表建议,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守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方略,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系统性丰富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核心指标内容,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科学合理确立指标的权重,全面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评价目的,评价问题与对象,评价数据来源,评价时间窗等因素设计,突出时效性和前瞻性,与阶段性目标、中国梦目标有机衔接、相互链接。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推进的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与时俱进进行相应修正和完善。 ![]()
顾祥悦代表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在试点调研基础上参照区域实践不断完善。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建立在可操作、可度量、可实现、可比较的基础上,既有国家层面具有战略意义的宏观“标准版”,也要有通俗易懂的“百姓版”,也有不同标准值的“地区版”,方便测量、方便理解,凸显实践特性,以权威性、代表性指标,简洁、适量、精准表现测量含义。今年1月,江苏率先发布《江苏省县域现代化发展水平报告》,以一套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全新指标体系,包括创新活力、品质生活、绿色生态、融合共享、安全韧性等5个一级维度、18个二级维度、46个三级维度的指标体系,评估省内49个县域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为传统评价维度注入新内涵。(修铁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