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24日讯 (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栖公宣)“五一”假期即将来临,许多市民会选择在这段时间外出游玩,比如出国旅游、自驾游等。然而,许多不法分子也是趁着这个时机行骗。以下是栖霞警方整理的三方面的诈骗案例,希望能帮助广大群众提个醒。
【案例一】打水漂的“出境保证金”
2016年4月,李某向山东某派出所报案称:“我参与了某国际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游,交纳了4万元的保证金,但现在找不到组织者周某,受害者不仅仅是我一人。”接警后,当地民警立即展开调查。
原来,李某去年夏天在对比几家旅行社的报价后,申报一次赴日旅游,然而交纳的5万元出境游保险却变成了欠条,而再次报名出境游,交纳了4万元后,发现无法联系组织者周某,随后立即报警。
据了解,该旅行社营业部成立以来,先后与出境旅游者签订组团合同,并要求每名出境游客交纳3—6万不等的保证金,以保证如期回国。但是游客们交了钱,旅行社的人收了钱却玩起了“人间蒸发”。
警方支招:出境游游客在选择旅行社时,务必查看对方是否具有《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还要确定旅行社是否具备相关出境资质。消费者在交纳保证金时,必须与旅行社签订“保证金协议”,对担保形式、金额、用途、返还方式和时间等事项进行约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便以后出现纠纷时维权。
【案例二】神秘的“隐形人”
4月初,南京市民刘先生的车内物品被盗,但车子没有任何损伤,仿佛被“隐形人”盗窃了。随后,民警通过侦查、走访,很快将嫌疑人李某抓获。
据李某交代,其一般白天在网吧玩游戏,晚上趁天黑便四处逛逛,随手拉拉路边的车门,有时候遇到没关好的车门,就将车内值钱物品盗走,得手之后就在地下室躲几天,然后再出来玩游戏,有时候实在没钱了,白天也会拉车门行窃,而这次行窃完躲了几天之后,以为外面安全了,便出来活动,顺便看看路边还有没有车门没锁的车子,谁想刚准备随便拉车门看看,就被民警抓获了。
警方支招:广大市民在停车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泊车习惯,下车前记得把车窗关好,下车后将车门落锁。另外,不要将贵重物品放于车内,如若车内物品被盗,要及时报警。
【案例三】欠款2万的逾期信用卡
“刘女士,您好,我是上海XX银行的工作人员,您在我行办的信用卡已逾期两个月,请您尽快还款,共计2万元。”
“什么?我没有在上海办过信用卡啊?”
4月14日,刚睡完午觉的市民刘女士接到一通自称是上海某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刘女士在上海办的信用卡逾期两个月欠款2万多元,如若不是刘女士本人消费,建议转接上海公安局电话进行查询。一心想赶紧查清楚事实的刘女士,当即同意了对方的建议,随后一名自称是上海公安民警的男子要求刘女士报出名下所有的银行卡号及密码,并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告知对方后删除,通过此方法来查证排除刘女士的嫌疑。惊慌之下的刘女士立即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手机,然而,随着操作的进行,刘女士心中疑窦丛生,便查看了一下自己的银行卡,发现银行卡内的钱被转走了1万8千元,刘女士被惊呆了,立即打电话报警。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警方支招:接到类似中奖、信用卡逾期等诈骗电话千万应该沉着名冷静、不可轻易相信。务必亲自与银行核实,切不可随意透露个人账户及信息,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栖公宣 文中人物均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