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新江苏周刊网新闻热线:025–52777966

发力民宿集群 产业兴农推动农村经济合作深入发展

发布时间: 人气:  编辑:新闻编辑

中国经济网梅州4月23日讯(记者 魏金金)留住乡愁、振兴乡村,就是要留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民居在某种程度上既是在地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折射出不同时代乡村经济发展的历史风貌。新时代,乡村里的民宿作为一种新的民居形态,同样也在不断影响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村容、村貌。

  围龙屋建造的古代哲理智慧

  区域城市形态的规划设计与营造无不渗透着古人的智慧。在《光绪嘉应州志》中记载,嘉应州(今梅州)形如“奔江之龟”。那么,这与梅州的今天到底又有什么关系?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乡村复兴论坛·梅县峰会”上,著名古建筑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庆洲在“杨筠松与客家城市和建筑”的主题演讲中谈到,中国地理宗师杨筠松以龟为意匠筑赣州城,希望赣州像龟一样长寿,千秋万代持续发展,如今赣州城经过千年,已然发展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此同时他也将风水术传到赣南客家地区,杨筠松的风水理念,影响了客都梅州,他的化胎创意使客家地区出现五凤楼、围龙屋。

  作为客家民居最具深层文化内涵的建筑类型代表,围龙屋集宗祠与民居于一体,集儒家礼制思想、伦理观念、太极阴阳五行哲理、风水理论、建筑艺术于一身,中轴对称、与时俱进、有机生长,化胎围屋,独树一帜,围龙屋实为中国传统太极阴阳五行哲理智慧的生动表达。

  建筑应该是一个有温度的空间

  匠心,不应沦落为一句漂亮的口号,而应成为真正务实的一个标准。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却很少有温度的建筑。或许时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可以有很多富有温度的探索。

  “打个比方,这个村本身缺水,我们就造了一个小山塘水库,有水,村就活了。”丽水市欢庭原始村落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程长婴强调,在打造原生态的度假村的过程中,要尊重古村特色,不对外立面进行改造,用最老的工艺,最本土的材料,最不经意的触碰打造完成,尽量不触碰他原本的面貌。他所理解的“一院一品”既为每个房子都有自己的庭院,都有自己的品味与特色。同样,STUDIO QI建筑事务所创始人、西塘九舍设计师戚山山结合自己的设计建筑经历认为,乡村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独具情感的地方。戚山山从一个建筑师的身份出发思考乡建——建筑应是一个温暖的空间,是人与人发生微妙互动关系的一个场所,关于乡村建筑的保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成为是延续当地老百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生活中累积的经验与智慧,是一种关于软文化的保护。

  时间有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一个好的建筑的定义,一定是能够带你去看那些看不见的。看得见是一个种能力,我们希望通过建筑,可以带来看得到事物美好的能力。很多人到秦岭,只被一个非常美好的风景所吸引,而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些风景里面注入我们对于美好事物、美好风景的理解。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地方一定要把美术馆和美术馆酒店放在一起。因为通过住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美术,理解风景与大自然这些抽象和具像之间的智慧联系。

  好风景应该配上一间上房

  作为在莫干山第一批开设民宿的人,开始吧资深副总裁&借宿CEO夏雨青的模式被不断模仿学习,也因为他,最终莫干山成为了中国民宿行业的标杆和旗帜。

  夏雨青说,“20年前是我觉得中国风景最美好的时候,但20年前的房子都没法住。20年前我去了莫干山,我们拍了7天,那儿离杭州很近,过去只要一个多小时。莫干山有无数的民国老别墅,以前都是给有钱人住的。但到了后来也没法住,因为非常阴暗潮湿,加上有霉味”。2000年,夏雨清成为第一个在莫干山租房的人,但最初的这儿更像是夏雨清和家人在周末度假的世外桃源——这也就是莫干山最早民宿“颐园”的故事。

  乡村有大美,但同样也有至朴至陋。习惯城居或是酒店住宿的人,到了乡村会发现,住宿其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到满山枫叶的陕西留坝,从宁夏中卫到广西崇左,再到浙江松阳,夏雨青一路探寻美景,也一路营建配得上美景的房子。“去年夏天的时候我去了宁夏的中卫,这个地方你可以见到黄河、沙漠,还有古老的长城。我们去的时候,开发商已经在边上改造了一栋农民房,但当时为了保持木头的原状,所以木头没有做处理,那里的床、被子都特别好,有点江南的味道。但早上醒来一看,被子上全是木屑。因为白蚁在里面,所以那一次的体验不是很好。后来我们就想,在那么一个美好的地方,我们应该给大家一间上房。在那里,你可以穿越沙漠,在沙漠深处来一个星光晚餐,但是你晚上需要一张很好的床。有这张床,白天的风景才不会被贻误掉”。在夏雨青看来,美美与共才对得起时间,“无论有多偏远,绝世风景里都与一间上房等着你,这间房符合你所有想象,它对得起那些美景”。

  运营最重要 “女主人文化” 独树一帜

  东华庐,位于梅县南口镇侨乡村,建于1919年。东华庐坐西南朝东北,依山而建,整座围屋布局严谨规范,建筑造型独特;屋内雕龙画凤,装饰讲究精美,环境幽雅,是一座三堂四横一围龙的传统而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建筑。近年来,梅州市政府大力推动发展民宿,2018年吸引了寒舍集团投资部署了东华庐项目,深度挖掘客家围屋文化。

  “东华庐到今年整整是100年,我们就要做这种有故事,显现在地文化的建筑,以及在体量上能够容纳30间客房的一个项目。我们的投资额基本是在两千万左右,我们会请优秀的设计师根据当地的设计风格和现代人对生活的追求,把它完美得呈现出来”。事实上,在寒舍(北京)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殷文欢看来,民宿作为进入乡村的一个窗口,在情怀支撑的前提下,更需要尽可能理性去考量一些商业因素。

南口镇侨乡村民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谁来管理?八年的经验告诉我,最重要的就是谁去经营。过去我们换了无数波的人。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毅然让出30%的股份给老板娘,如果你有决心做好,我们就对赌给你30%的股份。每一家店都管老板娘叫女主人,由她们来带领员工去做。除了住宿的三七分成以外,其他收入全部给个人,有了这样一个豁达的态度,我们也确实招募了一些特别优秀的人才。”殷文欢认为,办民宿除了选址和资金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选好“女主人”。

  民宿集群让乡创有更多可能

  3个人+8张床,复活1个村。这个民宿就是过云山居。过云山居不仅带动了村落的发展,甚至让松阳也成了又一个民宿聚集地。村里的年轻人开始回流,老乡也开始增收。在过云山居联合创始人李俊超看来,乡村复兴的原动力在于人,但怎么把人留下来,还需要从农村功能上去思考。之前随着技术发展与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涌入城市。而如今在旅游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开始有一些有识之士回到农村开辟事业沃土。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在农村功能上怎么去改变,比如在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块,我认为民宿是很好的切入点,但光有民宿还是远远不够的。民宿的发展在为乡村聚集人气、汇集人才的同时,又会吸引一批人返乡创业。”李俊超如是说。但问题是,一个乡村只做一间民宿,完全承载不了太多的功能,要想改变农村现状,就要从功能上改变,加入更多的文化及内容,比如植入乡村音乐会、打造乡村图书馆,建造一个教堂或是美术馆。而民宿集群的产生或许可以实现乡村功能与业态的丰富,

  让这种构想成为一种现实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借助更多的力量把产业链、文化及内容引进到乡村,这样乡村才会更好玩,才能吸引更多的城市人到乡村去,由此带动餐饮、健康疗养养老、体育、教育、生态农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而在这种氛围之下,关于民宿下一步的卖点,CAC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创办人张庆红认为可以考虑通过艺术去创作更多的内容,“结合在地和在场的基本线索去进行更多探索,让我们的乡村在深厚的中国文化和国际化的语境下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Copyright @ xinjiangsu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苏ICP备18003705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80113

    苏公网安备: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7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