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累累,艺术与文化的盛宴在万众瞩目中绚丽登场。11月4日,“江山·人民”新时代农民画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长三角巡回展在上海昌硕文化中心荣耀开幕。众多领导嘉宾、艺术爱好者、文化名流与媒体精英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文化与艺术的璀璨交汇。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闵行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邳州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办事处担任指导单位,沪贤礼(上海)文化科技中心主办,上海昌硕文化中心、江苏省邳州市文化馆、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江苏新文荟传媒承办,上海大无限艺术学校、了凡善文化(苏州)传播有限公司、苏州临境科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徐州市润田传媒有限公司协办。
开幕式正式开始前,多家媒体开启直播用他们的镜头捕捉着每一个瞬间,记录下这场文化交融的盛宴。
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胡斌主任接受采访。
艺术家们的灵感在此汇聚,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让这场展览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在这方寸之间,见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绽放。
随着主持人的开场白,开幕式缓缓拉开帷幕,主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有: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刘振元,原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贾树枚,江苏省委宣传部原新闻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杨军,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原非遗处处长、江苏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王健,闵行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陈志强,原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任赵耀扬,江苏省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娄岩,江苏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办公室主任周敏,江苏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金花,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统战委员陈艳,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杨林川,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美育强国教育基地展览馆馆长戴中礼,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影视频道《旗袍国风》栏目总制片娄梅,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会长沈慧琴,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秘书长费霞,上海程十发艺术馆副馆长陈浩,江苏省苏州市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吴越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原文联主席陆玉英,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倪士华,著名书法家、大无限艺术学校校长吴寒松,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上海办高级顾问、媒商会企业联盟主席薛焕文等。还有屠杰、叶璐、唐群、曹世平、樊勇新、邵永平、张洛平、何秉运、郑元生、陈兴、王世超、周巧娥、张翠霞、孙茂密、许晓敏、于镇合、丁柚嘉、周 玲、陶正仁、池树银、蒋秋琴、饶清、贾晓艳、唐丽霞、张建华等艺术界名人和企业家出席活动。
特别感谢支持我们此次活动的江苏邳州市旗袍文化促进会田菊会长、邳州市文化馆李传玉、郭锐馆长;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胡斌主任;更要感谢参加此次参展的诸多艺术老师们,是他们辛勤的耕耘才得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他们是南京六合农民画美术馆专职画家胡斌、张国良、刘乃忠、王金凤、丁广华以及邳州农民画传承人徐建平、杨年成、赵以侠、邳州剪纸传承人程颖、吕文静、朱桂丽。
上海市闵行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陈志强主席致欢迎词。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贾树枚致辞。
江苏省委宣传部原新闻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杨军致辞。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原非遗处处长、江苏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王健致辞。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统战委员陈艳致辞。
上海昌硕文化中心茅菁馆长发言。
著名书法家、大无限艺术学校吴寒松校长发言。
沪贤礼(上海)文化科技中心朱卫东董事长致感谢词。
他们的发言如珠玑般璀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展览的深远意义与价值,引领观众走进农民画与非遗文化的神秘殿堂,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绽放。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递着一种种深刻的精神内涵。
邳州旗袍队的表演节目《传承》将现场气氛推向另一个高潮。她们身着华丽的旗袍,步履轻盈,舞姿曼妙,仿佛一群穿越时空的仙子,用优美的舞姿诉说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传承的重要性。这一节目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更触动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剪彩仪式上,刘振元、贾树枚、杨军、王健、娄岩、周敏、杨林川、戴中礼、王金花、陈艳、陈志强、娄梅、沈慧琴、薛焕文、朱卫东为“江山·人民”新时代农民画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长三角巡回展开幕剪彩。领导嘉宾共同挥动金剪,为展览剪出一条璀璨的道路。这一刻,标志着“江山·人民”新时代农民画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长三角巡回展正式启航。它将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驶向长三角地区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开幕式结束后,嘉宾们涌入展厅,开始自由参观展览。他们被一幅幅精美的农民画和一件件独特的非遗作品所吸引,驻足欣赏、流连忘返。这些作品如同一个个生动的历史画卷,讲述着中华民族的故事与传奇。同时,现场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现场互动、艺术交流等,为观众提供了更加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
农民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体现出了强烈的"现代意识",更多是一种"现代生活意识"。这种"现代生活意识"既存在于将农民画创作推广到世界的原始动机和策略中,也存在于农民画家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里。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带有地域特色的农民画迎来了寻求新发展、新突破的历史机遇。
中国农民画以其浓烈质朴的画风、艳丽的色彩、饱满的构图等特点从农民视角展现不同时期的农村风貌,成为了弘扬地方特色和民风民俗的产物。把当地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不断挖掘演绎,发展农民画艺术产业,这对乡村全面振兴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也为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我们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如同璀璨的星辰般永远闪耀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中。(尤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