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人气: 编辑:思远
竹镇镇地处六合区西北部,与安徽省来安县、天长市接壤,是全国重点镇、国家生态镇、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中央农业强镇示范镇,江苏省文明镇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是省级六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所在地。镇域面积211平方公里,现辖11个社区村、2个林场,总人口6.6万人。人文底蕴深厚,早在春秋时期已有历史记载,古称“士林”、“竹墩”,南宋时期为避庙讳,更名为竹镇。现居住着17个族别1.2万少数民族人口,是江苏省两个民族乡镇之一。清真寺、清真女学、明清老街等人文景观保存完好,竹镇民族女子高跷舞龙、手狮舞被收录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竹镇镇是一个千年古镇,自古至今文化多样、社会文化名流较多,随着社会发展,文艺泛化现象的存在、文艺的产业运作、艺术价值的市场兑现、文艺传播的社会化与数字化、文艺的人民性践行、审美趣味的多样化、文艺的市场化定制等,使得对文艺的理解溢出了通常的认知和文艺观念,加之新文艺群体在“体制外”,如不加以引导和管理,就很容易造成“各成一派、一盘散沙”的局面。对此,竹镇镇新文艺群体联合会应际而生。2018年10月,竹镇镇新文艺群体联合会作为“六合菁英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自由职业者统战阵地建设之一正式成立。
(一)在人员评定上严把关。发布成立竹镇镇新文艺群体联合会会员的公告,号召全镇文艺创作者积极报名参加。一是严把“政治关”。成员必须是诚信守法公民,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基础。二是严把“入门关”。文艺创作者的作品必须要有竹镇特色、体现竹镇风貌、展示竹镇对外形象。三是严把“质量关”。通过报名遴选最终确定由30人组成,他们是从事书法和绘画创作、诗歌和散文创作、雕塑和篆刻创作、剪纸和叶雕创作,以及摄影等一大批享有声誉的创作人员。
(二)在阵地建设上给支持。为了鼓励新文艺群体人员创作,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搭建互相交流的工作平台。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18年,我镇投入200多万元新建文体服务中心,单独规划建设了新文艺群体创作室。二是加添物资配备。投入约10万元进行内部装饰,配置空调、创作桌椅、展示柜以及笔墨纸砚等。三是加强机构架设。通过成员讨论,最终设会长1名、副会长3名、秘书长1名,并制定了会长办公室制度、副会长工作职责、秘书长工作职责、书画活动室管理等相关制度和章程。
(三)在日常管理上把方向。只有加强联合会日常管理和教育,特别是政治教育,才能确保正确政治方向。一是强化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竹镇镇高度重视对新文艺群体的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担当意识,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对组织创作的文艺作品、微信公众号、QQ群的监管,一旦发现不当言论,及时进行提醒。二是畅通交流沟通渠道。为深入了解新文艺群体的思想状况,我镇每年都要召开了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座谈会,听取新文艺群体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工作生活的基本情况、遇到的困难及现实需求,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增进双方了解、加深感情,提高新文艺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三是建立综合考评制度。新文艺群体人员一年内没有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对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受到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停业整顿、暂扣和吊销其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处罚,或群众基础不好的,经会长办公会研究,全体会员大会讨论通过,视不同情况给予其警告、取消会员资格的处理。
竹镇镇新文艺群体联合会自成立以来,在作用发挥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为“文艺+分组”、“文艺+旅游”、“文艺+宣传”、“文艺+节庆”、“文艺+责任”、“文艺+载体”等由文艺衍生出的新业态。
一是“文艺+分组”。结合各人创作类别,分为琴棋书画组、散文诗歌组、雕刻(雕塑和篆刻、剪纸和叶雕、根雕)组,以及摄影组,每组明确一名组长负责活动开展和作品收集。
二是“文艺+旅游”。结合竹镇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全国60条精品“乡村游”线路之一,成功举办第九届多彩竹镇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枫彩漫城开业仪式、不止骑第七届南京多彩竹镇自行车赛、草原游牧丰收节、南京六合竹镇国际半程马拉松等活动,引导新文艺群体人员深入一线进行创作宣传。
三是“文艺+宣传”。根据竹镇“春有花、夏有景、秋有果、冬有绿”一年四季不间断的景色特点,开展“多彩竹镇·发现你的美”摄影比赛活动,年初在《六合报》《今日六合》发布摄影比赛信息公告,年底组织相关人员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四是“文艺+节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散文诗歌组开展“共话祖国好 奋进新时代”征文演讲比赛活动,设立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四等奖四名;在传统春节来临前夕,组织琴棋书画组到社区村开展送春联、送文艺下乡活动。
五是“文艺+责任”。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引导工作,不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竹镇镇新文艺群体联合会依托大泉“希望来吧”、“金磁家园”、送驾“七色童年”、竹墩“ABC”、侯桥“青少年之家”等平台,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组织成员深入社区开设书法、绘画(沙画)、钢琴等课程,常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六是“文艺+载体”。“竹韵”是新文艺群体联合会创作成果集中展示期刊,每季度发行一期,全年发刊4期。用“多彩竹镇”微信、微博传递绿色生态、千年古镇、红色故地、民族风情等“四大特质”,为竹镇喝彩、为竹镇点赞。竹镇民族高跷女子舞龙(省级非遗项目)在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荣获银奖。(倪明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竹镇镇是一个千年古镇,自古至今文化多样、社会文化名流较多,随着社会发展,文艺泛化现象的存在、文艺的产业运作、艺术价值的市场兑现、文艺传播的社会化与数字化、文艺的人民性践行、审美趣味的多样化、文艺的市场化定制等,使得对文艺的理解溢出了通常的认知和文艺观念,加之新文艺群体在“体制外”,如不加以引导和管理,就很容易造成“各成一派、一盘散沙”的局面。对此,竹镇镇新文艺群体联合会应际而生。2018年10月,竹镇镇新文艺群体联合会作为“六合菁英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自由职业者统战阵地建设之一正式成立。
(一)在人员评定上严把关。发布成立竹镇镇新文艺群体联合会会员的公告,号召全镇文艺创作者积极报名参加。一是严把“政治关”。成员必须是诚信守法公民,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基础。二是严把“入门关”。文艺创作者的作品必须要有竹镇特色、体现竹镇风貌、展示竹镇对外形象。三是严把“质量关”。通过报名遴选最终确定由30人组成,他们是从事书法和绘画创作、诗歌和散文创作、雕塑和篆刻创作、剪纸和叶雕创作,以及摄影等一大批享有声誉的创作人员。
(二)在阵地建设上给支持。为了鼓励新文艺群体人员创作,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搭建互相交流的工作平台。一是加大资金投入。2018年,我镇投入200多万元新建文体服务中心,单独规划建设了新文艺群体创作室。二是加添物资配备。投入约10万元进行内部装饰,配置空调、创作桌椅、展示柜以及笔墨纸砚等。三是加强机构架设。通过成员讨论,最终设会长1名、副会长3名、秘书长1名,并制定了会长办公室制度、副会长工作职责、秘书长工作职责、书画活动室管理等相关制度和章程。
(三)在日常管理上把方向。只有加强联合会日常管理和教育,特别是政治教育,才能确保正确政治方向。一是强化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竹镇镇高度重视对新文艺群体的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担当意识,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对组织创作的文艺作品、微信公众号、QQ群的监管,一旦发现不当言论,及时进行提醒。二是畅通交流沟通渠道。为深入了解新文艺群体的思想状况,我镇每年都要召开了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座谈会,听取新文艺群体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工作生活的基本情况、遇到的困难及现实需求,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增进双方了解、加深感情,提高新文艺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三是建立综合考评制度。新文艺群体人员一年内没有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对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受到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停业整顿、暂扣和吊销其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处罚,或群众基础不好的,经会长办公会研究,全体会员大会讨论通过,视不同情况给予其警告、取消会员资格的处理。
竹镇镇新文艺群体联合会自成立以来,在作用发挥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为“文艺+分组”、“文艺+旅游”、“文艺+宣传”、“文艺+节庆”、“文艺+责任”、“文艺+载体”等由文艺衍生出的新业态。
一是“文艺+分组”。结合各人创作类别,分为琴棋书画组、散文诗歌组、雕刻(雕塑和篆刻、剪纸和叶雕、根雕)组,以及摄影组,每组明确一名组长负责活动开展和作品收集。
二是“文艺+旅游”。结合竹镇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全国60条精品“乡村游”线路之一,成功举办第九届多彩竹镇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枫彩漫城开业仪式、不止骑第七届南京多彩竹镇自行车赛、草原游牧丰收节、南京六合竹镇国际半程马拉松等活动,引导新文艺群体人员深入一线进行创作宣传。
三是“文艺+宣传”。根据竹镇“春有花、夏有景、秋有果、冬有绿”一年四季不间断的景色特点,开展“多彩竹镇·发现你的美”摄影比赛活动,年初在《六合报》《今日六合》发布摄影比赛信息公告,年底组织相关人员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
四是“文艺+节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散文诗歌组开展“共话祖国好 奋进新时代”征文演讲比赛活动,设立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四等奖四名;在传统春节来临前夕,组织琴棋书画组到社区村开展送春联、送文艺下乡活动。
五是“文艺+责任”。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引导工作,不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竹镇镇新文艺群体联合会依托大泉“希望来吧”、“金磁家园”、送驾“七色童年”、竹墩“ABC”、侯桥“青少年之家”等平台,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组织成员深入社区开设书法、绘画(沙画)、钢琴等课程,常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六是“文艺+载体”。“竹韵”是新文艺群体联合会创作成果集中展示期刊,每季度发行一期,全年发刊4期。用“多彩竹镇”微信、微博传递绿色生态、千年古镇、红色故地、民族风情等“四大特质”,为竹镇喝彩、为竹镇点赞。竹镇民族高跷女子舞龙(省级非遗项目)在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荣获银奖。(倪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