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江北新区发布了《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及周边区域规划(2018-2030)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
规划范围
从规划上看,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及周边区域由江北新区NJJBd010、NJJBd030、NJJBd040以及NJJBe030四个控详单元组成,规划范围东至滨江大道—长江,南至虎桥路,西至沿山大道—七里桥北路—浦珠南路—宁合高速—浦乌路,北至定向河路—浦东路,总面积51.14平方千米。
其中,江北新区核心区范围东至滨江大道—横江大道,南至虎桥路,西至江北大道—浦口大道—浦滨路—五桥连接线—浦乌路,北至定向河路,总面积约33.2平方千米。规划期为2014年至2030年。其中近期到2020年。定位为南京江北新区的城市中心,是引领南京江北新区发展的自主创新先导区、活力集聚区和多功能示范区。
发展战略
生态优先。基于区域生态网络和自身资源禀赋,构筑网络化的“蓝绿”生态系统,加强与周边内外的生态联系,实行生态化、低冲击的建设方式,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公交引领。优化城市交通结构,以公交设施引导与支撑城市空间形态,以多模式、多层次公交网络体系适应不同出行需求,以小地块密路网街区模式鼓励低碳交通。
文化彰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整合各类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历史文化空间网络和景观风貌;以特色空间的打造促进创新文化交流,构筑多元、时尚的现代都市文化。
产业提升。集聚产业发展要素,以构筑“基因之城、芯片之城、新金融中心”为产业目标,加快科研创新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激发人才的创造力和活力;以金融资产管理和区域股权交易为引领,以金融科技和保险创新为驱动,大力发展新金融产业。
动态时序。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总体目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动态调整,确保一个时序内的城市建设空间完整、功能完善、就业充足,使开发时序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将围绕“区域影响提升、产业转型示范、城市品质升级”三个方面,落实江北新区核心区及周边区域的城市发展指标体系。
远期目标以高端环境激发创新发展,推动江北新区核心区及周边区域品质实现跨越,打造一个生态低碳、科技人文、服务地区的江北新区核心区;江北新区核心区将成为国家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南京都市圈的北部中心。
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
规划至2020年,总人口达39.5万人;至2030年,总人口达50.7万人。
(2)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至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974.8公顷;20030年,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744.74公顷。
(3)经济规模
规划至2020年,规划区域生产总值达约711亿元;2030年,规划区域生产总值达约1318亿元。
总体空间布局
规划构建“一核、三心、三带、三轴、四片”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CBD核心,打造以高端商务、金融商贸、总部经济为主的新金融核心。
三心:两个宜居生活片区中心和科创研发片区中心。
三带:滨江景观带、七里河—城南河生态绿带、生态防护绿带。
三轴:浦滨路公共发展轴、定山大街联系轴、浦口大道联系轴。
四片:CBD片区、两处宜居生活片区、科创研发片区。
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至2030年,新区用地汇总如下,教育、居住、文化设施、娱乐康体、商业服务用地等相对较为均衡。
![]()
综合交通规划
一、城市道路系统
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将规划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个等级,规划形成方格网式路网格局。
(1)快速路
规划快速路8条,形成“四横四纵”的格局,“四横”为五桥连接线、浦珠路、横江大道、浦口大道;“四纵”分别为浦珠南路-宁合高速、浦乌路、横江大道、定向河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45-72米。
(2)主干路
规划主干路6条,形成“四横二纵”的格局,“四横”分别为上河街-城南河路、团结路、绿水湾路、沿山大道;“二纵”为浦滨路、沿山大道。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40-78米。
(3)次干路
规划次干路总长度约80.77千米,规划红线宽度为24-42米。道路横断面型式以三块板为主。
(4)支路
规划支路总长度约216.65千米,红线宽度为10-43米。
二、公共交通系统
(1)轨道交通
规划5条轨道交通线路,包括轨道交通4号线、10号线、11号线、13号线、15号线。规划范围内共设置站点41处。
规划从老山沿中央大道、滨江大道至浦口老火车站设置一条城市有轨电车,全场8 km,有轨电车停保场安排在北侧相邻控规单元铁路防护绿地内,用地规模约7公顷。
(2)常规公交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公交中途站应尽量设计为港湾式停靠站。在快速路和主干路上,公交中途站不应占用车行道,应采用港湾式布置。公交中途站间距宜为400米-800米,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米,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米。
在单向机动车道至少有2条、公共汽车流量大于100辆/小时、且不影响其他车辆情况下,道路应设置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道宽度应为3.5米,在困难条件下不得小于3.0米。
规划公交场站共16处,总占地面积约9.01公顷。
产业规划
根据规划,核心区及周边区域规划发展以金融创新与金融服务、芯片产业集群以及基因细胞产业为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第三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核心区及周边区域规划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产业清洁既不会对本地区资源能源消耗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威胁,也有利于带动扩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引领区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可持续发展。
其产业体系的总体功能布局为:由西向东依次布局科创研发片区—生态防护绿带-宜居生活片区-生态绿带-宜居生活片区-中央商务区,形成联系紧密、内在关联的圈层式功能布局模式。与城镇化空间布局结构相协调,合理组织各类城市功能,通过圈层布局模式,使各类城市功能相互协调、互补、共生,最大限度减少功能间干扰,达到整体效能最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