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企业 文教 社会 汽车 房产 视频 聚焦 旅游

社区

旗下栏目: 情感 关注 商机 社区

南京江宁大学城社区为“新江宁人”打造多元化新型社区

来源:新江苏网 人气: 编辑:涵云 发布时间:2018-05-02
摘要:南京江宁大学城社区居委会于2016年5月31日经区政府正式批准同意建立,办公地点坐落于知行路55号(东方龙湖湾南湖苑西门)。
      南京江宁大学城社区居委会于2016年5月31日经区政府正式批准同意建立,办公地点坐落于知行路55号(东方龙湖湾南湖苑西门),目前社区管辖范围东至樵歌路、西至善鉴路丽泽路、北至龙眠大道医科大学、南至吉印大道,占地面积约21.63平方公里,基本与江宁大学城规划区域一致。是一个人口多、面积大、利益诉求复杂多样的新型多元化城市型社区。
      社区中心一楼设有便民服务大厅,大厅内共设八个办事窗口,可办理包括民政、劳保、计生、自来水和天然气缴费等多项便民业务。截止2018年3月,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共办理便民事项3450件,综合满意率达97.96%;中心还引进了警务室、卫生站,方便居民户籍办理、治安管理以及基本的医疗服务,实现居民就近、快捷一站式服务。社区服务中心二楼是社区惠民驿站,配有阅览室、健身房、儿童乐园等,会定期组织辖区内青少年开展各色手工艺学习、邀请老人参加健康讲堂、定期召集社区女性群体在功能室开展手工制作、甜品烘焙等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课余生活,拉近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为加强基层治理、完善管理服务、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学城社区积极构建职责明确、管理精细、信息共享、渠道畅通、服务高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新机制。大学城社区党总支自成立以来按照上级党委的总体部署,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创新,社区着力打造“校地”共建型社区,发挥园区、街区、校区、社区“四区联动”效应,充分利用辖区内高校丰富的社团资源,引导辖区高校的284个社团组织和21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参与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先后联合开展了“庆祝十九大 共筑中国梦——党员进高校”活动、“十九大精神进社区 聚民心助飞中国梦——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十九大主题宣传活动、党员志愿者新春送福活动等,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党群服务社团化。社区先后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了省内首家“退役士兵(大学生)社区服务工作站、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社区服务中心、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请高校选派部分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和实践活动,定期到社区党群微工作站帮助开展社区党员教育和志愿服务;社区党员可以积极参与高校开展的各类社区调研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在职党员积极发挥作用。通过校社“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互动模式加强双方党建合作,共建党建联动机制。 
      社区惠民驿站引入南京市十佳社会组织之一——红叶社工服务社,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打造社区服务一体化工作的服务体系。为了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适应社区多元化的需求,中心引进和孵化各类社会组织共27家,为社区居民提供长者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女性服务、调解治理服务、义工发展服务等综合类专业社工服务项目。目前成立了“爱馨调解室”、邻里互助小组(艺雅工坊)等家门口的调解室,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处理邻里纠纷,引导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截止2018年4月,依托该项目在社区注册登记的志愿者已有2028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达223场,共计服务时数973小时,日后将进一步发挥更多社会组织的作用,助推社会治理创新。
      社会治理创新是一项长期探索与实践的工作,社区将牢牢把握“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主基调,发挥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社会成员增强主人翁精神,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建设、改革、治理工作,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以社会领域党的建设为保障,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一个“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新型现代化城市化社区。(刘熠 单雅琪)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文教 | 社会 | 汽车 | 房产 | 视频 | 聚焦 | 旅游

Copyright @ xinjiangsu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苏ICP备18003705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8011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1439号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北京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 奚洁虹律师

版权所有:南京合吉久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