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写道:“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党员作为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要不断强化学习能力,通过认识世界、获得知识、提升格局,有所思、有所悟、有所为,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方能真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识汲取能改变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决定了事业发展,事业发展决定了国家强大,人的一生就像一块“蓄电池”,需要不断通过学习进行充电,才能保证他释放出无穷的能量。对党员干部来说,需要牢记“终身”学习理念,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学习经常性习惯,提高自身素养及本领,推动事业发展。 党员干部深知一个道理,推动建设大国不仅需要书本学习积累,还需对周边事务进行学习,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学习更深层次的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学习”二字的独特性和可变性,明确学习目的及,完成知识量储备才能有感而发。在我国经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后,党组织的新时代思想已经传递给各阶级党员干部,需要党员干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完善自我,明白工作中的问题解决途径和工作性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汲取前辈的经验和借鉴西方先进改革经验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世界强国地位,离不开学习与创新,正如我国俗语:“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需要不断积累和领悟的,只有勤于思考、勤于学习才能实现中国梦。 党员干部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自我,赔偿长期学习的恒心与毅力,“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的目的是提高自我素质和实现自我价值,只有正确的学习才能完成最终目标。 民族兴旺则国家强大,中国共产党的主旨是服务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党员干部需要了解基层群众需要什么,基层群众的矛盾怎么解决,基层群众的基础工作怎么开展,这都是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解决的。党员干部需要以身作则,坚持三种意识“节俭意识、公仆意识、忧患意识”,为人民树立正确榜样。 总之,党员干部要学习必须抓紧抓实,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着力打造一支素质硬、质量高的干部队伍,为我们国家的十四五计划贡献力量。(青林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