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冬令进补”正当时,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光华村因地制宜、学用结合,创新载体平台、丰富活动形式,上好党员冬训“必修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广大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光华村将党员冬训与疫情防控工作相结合、集中培训与送学上门相结合,推动党员冬训有序、有效、安全开展,以实践检验党员冬训成效。 吹响冬训“集结号” 讲好冬训“第一课” 党员冬训拉开帷幕,标志着党员开启造血充电模式。光华村党总支书记坚持将冬训理论学习作为“新年第一课”,把党组织书记讲好冬训第一课作为重要指标,引领全村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提高党员冬训“学思行”实效,为全年工作开好头、谋好局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 “党员干部只有理论上学懂弄通,才能带来政治上的坚定和行动上的自觉。”针对基层党员特点,党总支书记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形势判断,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入手,生动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内在要求,寄语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新思想,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成为推进光华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并指出要坚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有效引导广大基层党员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 学史力行守初心 真抓实干见实效 学史力行 实干为民。光华村坚持把党史学习、理论学习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效,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把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冬训”期间,村两委和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从群众最希望办、最愿意办的愿望出发,通过入户走访、调查民意、征求意见,深入了解制约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熟知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力求在破解难题中推动发展,在推动发展中破解难题。并经过实地调研,走访种养殖户、辖区企业,结合本村实际,为光华村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招商引资解决就业难等问题讨论,制梳理排查群众反映的民生实事难点问题,研究确定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党员冬训促实践 疫情防控不放松 党员冬训,知行合一。党员冬训与疫情防控相结合,以疫情防控成果检验党员冬训成效,充分发挥党员冬训辐射效应,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行动理念引领党员志愿者融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创新基层党员冬训活动形式,促进党员冬训走深走实。 光华村通过走访座谈、听取汇报、查看防控资料等方式深入南京味晨食品厂、新型建材厂等企业开展疫情防控督导检查,重点督导检查防疫措施落实情况、疫苗接种等防控工作推进情况。在逐一详细听取了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后,对企业防控好点子、好做法给予肯定,并提出要求,“企业负责人要担负起企业主体责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到“早快准严实细”,确保防疫、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对出差员工沿途交通、外出时间、行程等信息全程监控,确保做好“外防输入”。在坚持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一线员工进行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工作环境。 党员冬训践使命 志愿服务暖人心 党员冬训不仅是党员理论的“加油站”,更是实践的“助推器”。光华村积极探索、创新模式,通过“冬训+文明实践”的方式,让冬训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以党员志愿者为纽带,搭建党员志愿服务平台成为一抹亮丽的风景线,强化了责任,树立了榜样,展示了党员志愿服务的良好风采,营造了“党员在身边,服务我先行”的良好氛围。也体现了光华村坚定初心、为民服务的宗旨。 为确保党员冬训全覆盖,创新党员冬训模式,光华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活动,让党员志愿者进农村送温暖,针对部分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将党员冬训“送”到老党员家中,形成“党员学习+志愿服务”模式 。年轻党员还手把手教老人如何使用“学习强国”平台并获取学习积分,老党员表示今后能通过“学习强国”看视频、读文章,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到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 。“送学上门”的方式,让“新老党员”共同回顾我党发展历程,唤回革命精神、弘扬时代精神,着力加强新老党员传帮带作用,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帆已扬。冬训工作常做常新、永不停歇。光华村将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切实把冬训成效转化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发干劲的自觉行动,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重要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唐溶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