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5号),结合竹镇—施官、半塔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议,基于高度信任,出于发展战略和便民利企考虑,本着“就近办、一次办”合作精神,进一步探索政务服务改革和创新实践,为苏皖两地群众和企业提供触手可及、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提升竹镇—施官、半塔政务服务便捷度和群众获得感。经三方友好协商,自愿结成“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异地办理业务合作。2021年6月初,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为民服务中心分别与施官、半塔签订“跨省服务”政务服务合作协议。
![]() ![]() (1)积极开展国情、民生、发展——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分析与解决路径培训活动; (2)合理利用往年“政务数据共享”与“典型应用”的实例,预演后期跨省合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差异,为后期的高效合作奠定基础; (3)正视两省政务服务改革发展趋向、勇于发现存在问题和深化探索路径。 各地标准政策不同,大格局下需进一步“求同存异”,完善办事标准。 在完善办事指南的同时,我们目前可以直接受理一般事项、承诺马上办、网上办。后期我们将进一步按照规范行政职权、统一行使标准的原则,依法合理细化办事流程及标准。此举将进一步简化广大群众办事环节,减少反复循环提供证明材料,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行政效能,为办事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方便和快捷。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几点改善工作状态,加强工作积极性; 一、硬件设施再加强 自2020年国庆以来,为落实政务服务便利老年人办事,镇为民服务中心健全便利老年人的配套服务设施,配备老花镜、轮椅、医药箱、口罩、雨伞、饮水机、拐杖、扫码式充电器等服务用品,在等待区域设置“敬老专座”。优化政务服务大厅窗口指引,设立清晰醒目的引导标识,提供简单易懂的办事指南,公布咨询及监督电话。为了方便更多群众办事,我镇即将设立“母婴室”及办事咨询台。 二、政务服务效率再增加 为切实简化办事流程,改善办事群众体验,服务大厅需提供现场咨询引导等便利服务,安排专职服务人员,调动志愿服务力量,为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专人咨询引导、预约服务、全程陪办、帮缴代缴、政策解答、协助填表、复印打印等便利化服务。进一步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延时服务、帮办代办等制度,为更多便民服务事项开辟告知承诺服务及不见面审批。 三、便民服务事项再增多 目前政务服务事项共计195项,其中残联12项、城管局4项、房产局9项、公安分局14项、民政局25项、农业农村局14项、人社局64项、司法2项、退役军人事务局13项、卫健委28项、市场监督管理局10项。其中131项可实现一区通办,一般事项均可实现代办服务。另外,我镇承接行政政务审批事项25项,特别增设“个税征收”窗口及“跨省通办”窗口。 竹镇镇为民服务中心窗口人员配备齐全,其中1个计生窗口,3个综合窗口,1个行政代办窗口,1个行政审批窗口,2个医保窗口,4个社保窗口,1个残联窗口,1个民政窗口,1个个税征收窗口以及1个跨省通办窗口。 四、政务服务满意度再提升 为实现群众办事不求人,全心全意为办事群众服务,我们进一步推行“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暖心服务政策,争取做到“零”投诉和“宁”满意。2021年至今,未发生投诉事件。 五、便民服务规范再完善 为了更好地服务办事群众,从而赢得大家的满意和依赖,提升政务大厅服务质量,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服务规范。 (1)语言规范:称呼语、问候语、告别语、道歉语、道谢语、应答语尽量统一标准; (2)行为举止规范:坐有坐相、站有站有、一切行为符合窗口单位特定标准; (3)接待办事群众规范:面带微笑、来有应声、走有送声、热情接待。 (4)按章办事的同时,综合窗口必须做到“一门通”及“一窗受理”。 六、便民服务工作再细化 政务服务中心将残联、房产局、公安分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人社局、司法、退役军人事务局、卫健委各项服务项目,统一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变多道门办事为一道门办事。在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上,简化办事流程,细化管理方法,明确岗位职责,健全工作制度和服务流程,并轮流安排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服务引导台,登记人员、测量体温、帮办代办,有效提高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民、务实、勤政、廉洁”的良好形象。 七、内部管理措施再强化 首先需要建立指纹打卡硬件设备,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其次需要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进一步强化服务监督,缕清岗位职责;第三需要建立对审批业务办理服务“好差评”及办理事项事中事后的抽样复核机制,及时防范疏漏及纠正错误问题。 八、综合能力再拓宽 通过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培训学习,开展服务礼仪、廉洁自律、审批业务等培训学习,切实提升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推进政务服务由专科向全科转型夯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