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龙池街道朱营村:让村庄变成山水画 让村民走上富裕路
来源:新文荟网 人气: 编辑:若川 发布时间:2020-12-04
摘要:让村庄变成山水画 让村民走上富裕路
一座座红瓦白墙的民居整齐划一,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一面面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展现着乡村文明风尚……
南京市六合区朱营村地处龙池街道西北角,紧邻滁河,24个自然村,农户1090户,人口4485人,总面积9384亩,耕地面积5544亩,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万元。村党总支下设7个支部,现有党员92人。
近年来,朱营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行网格管理,深化乡村治理,成立村民议事会,发挥乡贤作用,促进乡村振兴。该村先后获得“省级健康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市级水美乡村”“市级垃圾分类先进单位”“区级新时代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治理环境 村庄变得像山水画
走在朱营村,只见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菜地和河流旁边都围起了栅栏,远远望去,清爽又美观。“我现在每天早早晚晚,都要顺着家前屋后转一圈。和老邻居们说说话、健健身,再看看风景。现在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了,小康的幸福生活真好啊。”朱营村谢云组一位散步的村民对目前的村庄环境竖起了大拇指。
朱营村相关负责人表示,美丽乡村示范村谢云在村庄建设中突出“靓丽村口、通达路网、特色建筑风貌、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和村民公共活动场所”五个要素,先后对谢云村庄进行规划设计、评审、项目公开招标等,总投资1200万元。建成的谢云村庄成“村在林中建、水在村中流、人在绿中行”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是一个特色鲜明的田园型美丽乡村。
挖掘资源 村民日子更好了
村庄“颜值”提高只是第一步,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才是关键。
朱营村谢云组紧邻龙池现代农业园,眼下,园区内一排排蔬菜大棚井然有序,棚内绿油油的叶菜生长旺盛,农民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大棚蔬菜栽培更好地吸收了朱营村内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的村民也乐意在自家门口打工,村民们的收入途径也不断丰富。目前,朱营村入驻农业龙头企业8家,主要从事花卉苗木、瓜果蔬菜、优质稻米种植及特种水产养殖等,拥有玻璃温室、钢架大棚等高效设施农业2000多亩。
以南京苏康生态农业庄园为例,这个生态园占地面积 1059 亩,其中水面面积902亩,土地面积157亩,已建设完成日光温室15000平方米,连栋大棚15000平方米,主要用于蔬菜、花卉种植,以及水产养殖,目前,部分水产品已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连续三年园区举办了苏康菊花展,年接待龙池及周边游客约10万人次。菊展期间,众多市民举家走进园内感受秋天的气息,争奇斗艳的菊花,布展时的精巧匠心更吸引了大批的外地市民前来赏菊、秋游、购六合农产品,下一步,将结合乡村旅游打造民宿。朱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前段时间我们街道举办的丰收节,对于我们朱营村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是一个好的开端,更是一个新的起点。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有更多的人走进朱营,认识朱营,热爱朱营,投资朱营。”
而这,只是朱营村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服务外包 垃圾分类落地落实
现如今,朱营村道路宽敞平坦,一栋栋灰色的二层民居呈现出新农村的新面貌。为保持村庄环境整洁,在龙池街道指导下,朱营村按照实际情况,对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等工作进行市场化服务外包,做到各项资金专款专用,围绕“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和有督察”等各项指标达标,稳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保洁力量按照千分之四进行高配,目前全村有保洁人员23人。采用日常数字化考核和季度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街道城管城建等部门派单及村居自报菜单,在智慧龙池平台系统形成考核数字化闭环。同时,街道部门组成综合考核组对朱营村进行现场考核,实行月度通报、季度兑现,并按考核成绩兑现额外奖励,推行“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原则,让“干多干少不一样”,进一步调动了村居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实效。
如今,产业发展起来了,朱营村村民们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现在朱营村听到最多的话题是“发展”,看到最多的场景是“实干”。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发芽,也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龙池街道 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