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近800万元;2020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000万元,村集体预计获益300余万元。”近日,龙池街道四柳社区党总支书记卞梓财信心满满地说。据介绍,四柳社区于2019年10月成立了南京景洁汇绿化景观工程公司,主要承接园林绿化养护、园林工程施工等服务项目,村集体收取项目托管费用从中获益,走出了强村富民新路径。
![]()
党建引领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四柳社区地处龙池街道东南面,位于六合经济开发区中心地带,与化学工业园接壤,属于城乡结合部。雍六公路、江北快速化通道、地铁S8号线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2014年因区划调整,原蒋湾社区、原张营村和原四柳村合并为四柳社区,辖区面积9.6平方公里,社区共有70个自然小组,因开发区、化工园以及新城发展需要,已有54个自然小组拆迁,目前还剩16个居民小组。 ![]()
一直以来,四柳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规划、多措并举,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并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同脱贫攻坚工作相互推动、相互融合,按照“集体推动、龙头带动、产业联动”思路打造脱贫致富的新引擎,形成了村集体与经济组织、贫困户之间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居民红利稳享稳升、产业稳产稳增。
![]()
“造血产业”让村民持续受益
“不仅村集体有了重要增收渠道,又增加社区居民收入,也解决了我们社区人员就业难问题。真正为社区打造‘造血产业’,让当地村民能够长期、持续受益。”四柳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各项举措,社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收入不断提高,四柳人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
“我们夫妻俩靠打零工,过去有时候连续几个月没有活干,一年收入没有多少,我的一只眼睛看不见,工作也不是很好找。”四柳社区居民谢福才告诉记者,隶属于四柳社区的南京景洁汇绿化景观工程公司成立以来,夫妻二人就在里面上班。今年4月、5月两个月夫妻俩就赚了近2万元钱。谢永才今年71岁,他的儿子去年因病去世,孙女还在上大学,得知村里有了自己的公司,谢永才第一时间来到村部申请“上工”,社区考虑到老人家的家庭情况,便破格“录用”了他。像他们一样,现在四柳社区许多居民的腰包都“鼓”起来了,腰板挺得更直了。
百姓共享“自家公司”发展“红利” 穷家难当,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过去,由于村两委“无钱办事”,导致基层村级党组织“有心无力”。破“茧”刻不容缓。近年来,四柳社区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引导村“两委”班子灵活运用资源,通过社区公司、合作社等方式,发展起了村集体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南京景洁汇绿化景观工程公司起步标准高,配备各类机械设备达200多万元,在区街的对接下,社区公司承接了江北新区新材料科技园绿化隔离带工程建设一期、二期工程,两项工程款达2240万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在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按下了复产复工“快进键”。在社区公司严密组织下,170余人参加公司绿化工程,带动就业人数达120余人,今年3月至今发放工人工资达120万元,既壮大了集体收入,又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2020年1月,社区公司又承接了开发区2070万元绿化维护工程以及四柳社区邻里中心365万元的绿化工程;社区公司在区街两级政府大力帮助下,积极拓展业务,现正在与新区新材料科技园对接业务工程。2020年,四柳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1000万元,社区将按照农村股份合作社运行标准,按照比例给社区股民分红。
![]()
借着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春风,四柳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基层组织建设和推动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因地制宜创办经济实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打造脱贫致富的新引擎,用发展经济反哺社区建设发展,不断增强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龙池街道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