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首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或坐或立,竖着两只大耳朵……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融祭祀和游乐的功能于一体的兔儿爷是我国中秋节传统手工艺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9月11日,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建南社区联合南京乐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社区刘梅妇女微家内开展了一场热闹的庆中秋主题手工活动。
首先进行的最美家庭宣传视频展播环节,居民齐坐一堂观看来自麒麟街道的“朱孝林家庭”、“唐梅英家庭”以及“姚昌详家庭”的家风故事,纷纷点赞最美家庭的家风,并表示要以最美家庭为榜样,治理小家,奉献社会。第二个环节是“节日民俗猜一猜”的热身活动,通过抢答的形式让妇女姐妹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随后,社工向大家介绍了中秋节的一个传统节日手工艺品——兔儿爷。该形象是月宫的玉兔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的产物,为祛灾除病之神,在祭月仪式中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吉祥生活的无限期盼。
社工向大家展示手绘成品,并对妇女们进行讲解,让大家了解到兔儿爷身上的每种画法都蕴含着不同的寓意。在社工的悉心指导下,参与活动的居民们拿起画笔,沾好颜料,为兔儿爷模具着色,一笔一画间显露出对兔儿爷的喜爱。不一会儿,一个个俏皮可爱、神气活现的兔儿爷在大家的巧手中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