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春风吹,艾草绿,不知不觉清明至,4月1日,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上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上峰社区关工委、妇联在这春暖花开最适合做青团的时节里开展了“清明时节 青团飘香”亲子实践活动。
![]()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们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社区在清明节前夕组织父母带着孩子们一起做青团。吃青团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是江南一带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直到现在也依旧受到人们的喜爱。
![]() ![]() ![]()
上午九点半,实践站的志愿者们提前准备好了制作青团的面以及馅料。孩子们高兴地拿起分好的糯米团,用两只小手慢慢地搓圆、压扁,放上自己喜欢吃的馅,最后再搓成圆形。活动中孩子们一起互相讨论,“这个和我们捏橡皮泥差不多”、“步骤差不多,但是材料不一样,这个有馅啊!”、“真有趣,晚上我要带给奶奶吃”......
![]()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小朋友们做出来的青团有模有样。很快,一个一个油绿如玉、糯韧绵软的青团呈现在眼前,青团的美味清香扑鼻而来,小朋友们别提有多开心啦!
![]() ![]()
此次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这不仅让大家学会了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包青团活动增进孩子们对清明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提供家长与孩子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对已故亲人表达思念和感恩之情。小朋友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青团,品尝着春天里的味道,幸福的笑脸比春日的桃花更加漂亮。(朱耀 尤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