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近日透露,2018年我国将分两批安排总投资405亿元用于中西部26个省(区、市)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20亿元。(3月24日 人民网)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对于深度贫困地区必须重点攻克,必须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哪里有薄弱环节就要加强哪里,哪里存在短板就要全力补齐。国家对农村电网改造作出资金安排,并且强调向深度贫困地区重点倾斜,这是将民生实惠落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是在用务实行动照亮脱贫之路。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加大精准脱贫力度。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工作,让更多贫困群众用得上电,让曾经的旱地变成水田,让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这就是顺应民心之举,这就是在铺就通向幸福的路。 其实,农村电网改造只是“一斑”,透过这“一斑”我们可以窥到党和国家关注民生、关照民生的“全豹”。“要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着力促进就业创业,要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要强化民生兜底保障,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要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这些是庄严的承诺,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铿锵步伐。 动之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之以行者,其应必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以民生情怀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来,人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全国上下凝聚起了奋进前行的磅礴力量,全体人民紧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这是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是落到人民群众口袋中的幸福。 成就灿烂辉煌,但问题也客观存在。在好的基础上追求更好,将问题和挑战一一破解,将短板尽全力补齐,迎来的是更美好的未来。党和国家把民生当天大的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关照民生之光将把未来的幸福点亮。(南方网高永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