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鉴定会 2020年11月19日,在溧水区国家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南京市白马农科小镇白马农业国际博览中心,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主持召开了“中华传统禽肉制品绿色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技术鉴定会,该项目由南京黄教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共同完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教授任鉴定会组长,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副所长文杰任副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江正强教授、中国农科医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张德权研究员、江南大学刘元法教授、江苏大学邹小波教授、山东农业大学罗欣教授、江苏省食品生产安全协会黄杰主任医师等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针对酱卤、烧烤等中华传统禽肉制品绿色化、标准化和工业化加工程度低的难题,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在原辅料品质和安全保障、加工过程绿色高效和产品保真、工程化装备配套和规模化生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 鉴定委员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报告,审阅了相关鉴定资料,经质询讨论,认为该项目制定了系列禽福利屠宰标准,创造了禽血洁净收集、保鲜技术和食盐替代技术,研发了茶叶和甘蔗糖蜜提取物对禽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危害物抑制技术,发明了全自动连续式油水混合油炸先进技术和热水循环梯度升温杀菌技术,优化了气调包装技术,实现了中华传统禽肉制品加工连续化、自动化、规模化生产。其中集成多项技术的产品品质明显提高、加工效率大幅提升、资源能源消耗显著减少,在产业化应用和推广方面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取得了国家授权专利 15 件;制修订地方或企业标准共 4 部;参编著作 2 部; 发表论文 40 篇;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4 项;采用绿色加工保鲜技术的传统肉制品和基于生物技术的安全传统肉制品分别获得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特等奖,研发的烧鸡、盐水鸭等新产品2016年登上了“博鳌亚洲论坛”的餐桌。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为中华传统禽肉制品绿色加工和标准化、工业化加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2020年11月19日,黄教授“鸭血粉丝汤”标准与新品发布会暨中华传统食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溧水区国家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南京市白马农科小镇白马农业国际博览中心白马农业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分会、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南京新农公共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南京黄教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来自政界、科技界、产业界、流通界的领导、专家、企业家、媒体朋友等嘉宾400余人参加。 黄教授“鸭血粉丝汤”标准与新品,是位于江苏南京市白马农科小镇的南京黄教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其公司创始人黄明是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白马农科小镇镇长、国家禽肉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南京市科技顶尖专家、南京农业大学钟山学者首席教授。 南京人素以喜食鸭馔著称,鸭血粉丝汤作为南京地标性特色传统食品,现已成为南京的城市名片之一。在南京众多的知名传统食品中,黄明教授最关注的还是鸭血粉丝汤。当兰州拉面、西安肉夹馍等地方特色美食陆续出台相关标准后,黄明教授带领团队也加快了鸭血粉丝汤的研究与产业化步伐。由于缺少标准,加之经验式手工制作,鸭血粉丝汤从汤底煮制,到佐辅料质量和配比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其口味与品质参差不齐。再者,受制于落后的加工、贮藏与保鲜技术,鸭血粉丝汤的售卖与供应限于堂食,难于携带,使得其销售范围主要在南京与周边地区。 ![]() 2020年9月,该公司获得了南京市第一张鸭血粉丝汤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并成功投产,代表着南京鸭血粉丝汤迈上了标准化和工业化的新台阶。 正如大连工业大学朱蓓薇院士所说:“传统食品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现代化的加工技术,导致无法标准化、工业化规模生产。黄教授鸭血粉丝汤的问世,是中国传统食品现代化的典范,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鸭血粉丝汤方便食品的成功研发,实现了现代科技创新与中国饮食传承的有机融合,为这一南京名吃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添新砖加亮瓦,带动区域公共品牌“食礼秦淮”走向全国与世界,为“健康中国”贡献南京力量。 ![]() 中华传统食品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技艺精湛,色、香、味、形俱全,负载着中华经典美食的基因,代表着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随着中华儿女的代代传承,至今依然是我们一日三餐的主角。中华传统食品串联起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上游连着广阔的农业农村,下游延伸到物流配送和终端消费,产业规模巨大,市场潜力无限,与乡村振兴密不可分,与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息息相关。 但是,中华传统食品产业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依然存在着诸多瓶颈和问题。原辅料品质和安全难于保障;加工方式以手工和经验为主,技术落后,效率低下,损耗大,危害物控制薄弱;标准化和工业化程度低,原汁原味特色易损失,口感差,保质期短。中华传统食品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现代化的加工技术。2020年11月19日举办了“中华传统食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坛由黄教授品牌创始人黄明教授致开幕词,汇聚来自大连工业工业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的杰出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江正强教授、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张德权研究员、江南大学的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刘元法教授、江苏大学的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邹小波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的“钟山学者”徐幸莲教授6位来中华传统食品领域的顶尖专家围绕中华传统食品如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等嘉宾约400人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此次论坛举办地——溧水,是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拥有喜之郎、小洋人等一批深耕数十年的知名企业,同时深能植物工厂、金万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型科技食品企业在农业现代化中形成样本。溧水是百里秦淮源头,果品资源丰富,五莓(梅)(蓝莓、黑莓、杨梅、草莓、青梅)享誉省内外,其溧水石头寨社区被誉为全国黑莓“第一村”,蓝莓“第一村”,溧水也被誉为“中国黑莓之乡”。 溧水食品历史文化丰富,洪蓝玉带糕自清代流传至今,拥百年历史的手抓鸡、群力老鹅、手撕风鱼、溧水辣子鸡以及屏湖鱼宴等一批老字号的食品。本次论坛必将大大推动中华传统食品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