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企业 文教 社会 汽车 房产 视频 聚焦 旅游

景区

旗下栏目: 景区 民宿 旅行社 餐饮

无锡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中扬帆启航

来源:中国江苏网 人气: 编辑:新闻编辑 发布时间:2018-08-06
摘要:无锡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中扬帆启航
中国旅游业是在改革开放中孕育壮大的新兴产业。中国是一个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由于战乱、贫困、封闭,旅游活动发展滞缓,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业迟迟没有形成。
旅游作为人类的社会活动早已有所见闻,解放后,因为接待苏联、东欧专家和友好人士的需要,1952年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开放城市,其中有南京、无锡、苏州,当年无锡接待外宾192人次。
1965年,从南京调到无锡市交际处,从此和外事旅游结缘,1987年调至省旅游局,直到1996年2月退休,在30多年的外事旅游工作中,目睹改革开放40年,感慨万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央经过调研,决定优先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吹响了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的进军号。
面对现实,大胆探索,夯实基础
中国对外开放了,境外旅游者、华侨华人怀着好奇和关切的心态蜂拥而来,可当时无锡交际处只有一家在荣氏家族创办的江南大学旧址上改建的太湖饭店,仅有客房84间。另有6辆小轿车,2艘木质游船,国旅、中旅2家旅行社。当时面临的是基础差,要求高,任务重,我们以困难为动力,统筹规划,抓住根本,突出重点,摸着石头过河。
人才是根本,以外事旅游部门的人作为骨干,在全市选调优秀人才充实,迅速建立了中高层经营管理、翻译导游、厨师、一线服务员、驾驶员等五支队伍。以翻导人员和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翻导人员既是宣传员又是保安员,既是优质服务的先行者又是监督者。因此,我们从选调、培训,建章开始,就特别重视翻导岗位的建设,实施翻导工作全程管控,接团前要制订接待计划,统一翻导内容、参观游览线路和时间,更不得离团“放鸭子”,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不得过夜,陪团结束,上交接待简报,部门负责人阅读归档,重要内容立即报领导阅办,形成一支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旅游创业团队。
饭店是游客之家。建设饭店投资大,周期长,必须采取广开门路,先易后难方式加快饭店建设,首先将时新巷招待所改建为涉外的梁溪饭店,投资新建湖宾饭店,水秀饭店,中港合资美丽都大酒店,中日合资无锡大饭店等。无锡大饭店是当时无锡规模最大,配套较齐的江苏第一家4星级饭店,也是全省效益最好的饭店。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多个行业先后建造了锡海、蠡湖、金星、友谊等旅游饭店,使无锡的接待能力得到了良好发展。
观景览胜,探索体验,是人们出游的目的。我们梳理整合了无锡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一是丰富的水资源:无锡北依长江,南临太湖,京杭古运河穿城而过,长江、太湖、运河三大名水相通。二是名山名胜,锡山、惠山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地,号称露天博物馆,是览胜最佳之地。三是地方传统工业,种桑、养蚕、缫丝、织绸一条龙生产,是许多外国人从未见过的。四是人民公社,是许多外国游客很想了解的项目。五是无锡美食小吃。利用这些资源,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开发了太湖游览,古运河旅游,美食之旅,农业观光旅游,丝绸生产观赏游等40多项,这些项目都受到海外游客的青眛。
水上旅游是无锡旅游的传统优势,1980年组建了外事游船公司。1981年成立了外事旅游汽车公司。经过近10年的努力,到1987年无锡已拥有旅游从业人员5000多人。涉外星级饭店20多家,国际旅游定点餐馆6家,定点商店11家。空调大巴39辆,中型空调车29辆,小轿车232辆。不同规模和风格的游船13艘,坐位750多个,这些游船游弋于太湖和古运河之中,不仅满足游客观光的需求,更是一道游弋在太湖和古运河中独特的旅游风景线。
无锡市旅游业开发的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得到《人民日报》、《新华日报》、《文汇报》、香港《大公报》等几十家主流媒体的关注,1983年开始,先后作了专题报导,“无锡旅游花样多”闻名中外旅游市场。1987年接待海外游客17万人次,是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的8.8倍,外汇收入5578万元。国内游也得到长足发展,到1987年,无锡接待国内游客的饭店。旅馆23家,床位4500张,旅行社17家,汽车84辆,从业人员1174人,游船29艘。
1983年,无锡国旅被评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单位,1985年—1988年,无锡国旅、中旅、外汽在全国优质服务中获得三连冠,1988年无锡市获得全国旅游系统优质服务先进城市奖牌。
积极开拓创新,不断乘胜前进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不断破旧立新,开拓前进的40年。
发展旅游业,要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发旅游产品,要把一座旅游城市打造成为产品丰富,特色鲜明,面向大众的旅游产品展示厅。我们从无锡固有的旅游资源入手,先后开发了太湖游览、横渡太湖、太湖船菜、太湖尝月、太湖垂钓、疗养旅游、修学旅游,自行车旅游,古运河旅游,丝绸工业观摩,锡剧、惠山泥人观赏,农村考察旅游,美食品尝游等等。太湖游览,是来锡游客必游的传统项目,观摩丝绸生产,选购丝绸产品,成为来锡游客不可缺失的旅游项目。无锡所有丝绸生产企业全部对外开放,有时还应接不下。华西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开放单位,如今已发展成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村旅游景区。
1980年,以旅游为桥梁,以旅行社为媒,无锡市和日本明石市结为无锡第一对友好城市。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游运河真遗憾”。1980年,在全国率先开发了古运河旅游,“欲游古运河,请到无锡来”广告刚打出,就得到许多海外旅行社关注,在18个月中,游览古运河的欧美和日本游客就达5.6万人次。并从无锡一地运河游发展为苏、锡、常三地连游,再发展为从无锡、经常州、镇江、到扬州的江河湖连游。
为了加强旅游宣传,1986年,由我提议并报江苏省委宣传部同志,无锡市旅游局和《无锡日报》合作。创办了《江南旅游报》,后与江苏省旅游局合办后改为《江苏旅游报》,再发展为如今的《华东旅游报》,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推介旅游景区景点,弘扬旅游战线先进事物,开展业内信息交流学习,促进旅游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模式,开发新景区。1980年5月27日日本群马县温灸协会会长坂本敬四郞和长谷川率访华团来锡旅游时,在交谈中获息对方想在无锡一带开发有纪念意义的的项目,这正中我意。我们建议可在锡建个樱花园,日方非常赞同,长谷川先生非常激动的表示,多年的夙愿今天有望实现了。后经园林部门同意,在鼋头渚公园建设中日樱花友谊林。中方出地,日方出资出苗。(因此项目为友好活动,中方由对外友协实施)日方在国内进行了广泛动员和精心组织,分期分批在鼋头渚鹿顶山坡种植樱花树3000多棵。在每年樱花盛开季节,连续20多年组团来锡,最高峰时还动用了樱花团专列。20多年共来锡的日本游客多达几十万人次。至今,不断扩大规模,增加品种,樱花林已超十万余棵。成为闻名中外的赏樱胜地,每年举办樱花节,并创意开发了赏夜樱专题活动,每天都有5-6万游客来赏樱。
1985年举办了第一届“太湖之春艺术节”,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内容丰厚,形式新颖,时属全国独创。开幕式舞台用多艘游船拼搭在梅梁湖中央的湖面上,成为真正的水上舞台,中外贵宾分乘14艘游船围在水上舞台两侧,湖周边有3万多市民和游客参加开幕式,原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专门发来贺信,文艺界著名人士孙道临、谢晋、白杨、潘迪华等及周边城市分管旅游的领导,新闻媒体1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全市所有剧院连续3天由专业文艺团体演出了京剧、沪剧、越剧、锡剧、歌舞、戏曲等,所有公园有17支群众文体队伍分头表演,由50多家出版社组织的大型书市,3天之内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0多万人次,上海交大中华青铜文化复兴公司创作、铸造并向无锡赠送了青铜“震泽神鼋”,至今一直展示在鼋头渚。
提高旅游城市的知名度,是开拓旅游市场的首要任务。1985年我们在日本筑波国际博览会上发了一份无锡知名度调查表,回笼70%,竟无人知道中国有个无锡,我们感到特别震惊,还有一次,一艘外国邮轮停靠在上海,其中一天让游客们自由选择去苏州和无锡游览,470多位欧美游客只有23人选择无锡,到上海接团的人感到很意外和无奈,怎么办?我们回答,就是一个人也要接回来,到锡后我们请他们品尝正宗的无锡名菜,游览了景区并召开了座谈会,从而得知他们对无锡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无锡是太湖边的一个渔村。日本是我们的近邻,又是主要客源地,一定要让更多的日本人了解无锡。经过反复商讨,认为宣传效果最好只有上电视,但当时没有经济实力。最终找到了大和民族男女老少都喜欢唱歌的特点。于是,通过日本阪急交通旅行社中国室的同仁们邀请到日本著名的词曲作家中山大三郞先生,1986年5月由阪急的奥田先生陪同下来到无锡。中山先生热情健谈,他自诩说我是日本的李白,很喜欢中国的文化,更喜欢喝白酒。我们开门见山的说,请您帮我们创作一首歌,这首歌要日本朋友喜欢唱,歌词中要有二到三处提到无锡,还要指明从日本来锡途径等。接着请中山先生游览考察,兴趣特浓。最后离锡时中山先生说,这次在锡非常愉快,印象深刻。无锡的歌在我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思,请放心吧。不久中山先生来电,他创作了《无锡旅情》《清名桥》两首歌,我们认为两首都很好,重点选择了第一首。ABC音乐出版社社长山田广作特为《无锡旅情》培养了一名青年歌星尾形大作,唱片第一天发行就突破万张,当年10月1日日本组团来锡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无锡旅情》新歌发表演唱会,接着在六家覆盖全日本的电视台播放。年底,在日本举行的全国红白歌手大奖赛上,由尾形大作演唱的《无锡旅情》一举获得冠军,《无锡旅情》风靡全日本。1987年在日本名古屋调研时,无锡的知名度已从0飙升到74%,无锡新区招商局的同志们智慧运用“无锡旅情”的品牌组织招商活动,招商局负责人说,我们深有感触,只要一放《无锡旅情》,就拉近了和日商的距离,增加亲近感,到2012年日商在锡投资的企业达1233家,投资额达105.6亿美元,使无锡成为日资高地,许多日商说,我们是听着《无锡旅情》了解无锡、唱着《无锡旅情》来无锡投资兴业的。
1986年,中港合资江苏第一家大型游乐场“太湖乐园”开业,增添了参与性、刺激性,欢乐性较强,青少年最喜爱的旅游项目。乐园位于太湖之滨,占地面积170亩,有大型“过山车” 等14个大型游乐设施,有欧式的“玫瑰园”西餐厅,试开业半年,就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成为当年华东地区特别吸引广大青少年游客的热门景点。
1988年在无锡举办了中国首届国际旅游电影节,参赛24个国家22部电影,50部电视录像,靳羽西等国际影视界名人担任评委。促进了中国旅游形象宣传的发展,也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了无锡。
改革开放40年来,无锡的旅游星级饭店由当年的一家发展到今天的120多家,其中星级酒店40多家,仅五星级酒店就有13家,旅行社由当年的2家发展到今天的200家,旅游景区也发展成了集团公司。无锡不仅成为了闻名中外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也成为了旅游客源地。2017年全国年人均出游率达到3.7次,年出境旅游达1.3亿人次,为世界之最。同时,旅游业迅猛发展,拓展了就业渠道,全国旅游从业人员和间接从业人员达8000万人。让我们旅游业的同仁们,在习近平同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思想的指引下,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旅游方式,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旅游品质,不断加强旅游业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旅游强国,把旅游业建成人民的幸福产业,旅游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精彩,更美好!
今年,适逢当年我倡议创办的《华东旅游报》三十周年华诞,回顾我毕生为之奋斗的旅游事业,从初次接触外事旅游到分管全省旅游工作,50多年来,直至退休后仍乐此不疲,为旅游业奔走,我感到了这一生的充实和满足。
今天,谨借《华东旅游报》一角,刊登拙文,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以表达一个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旅游事业的耄耋老人对旅游的情怀,和对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回忆。我期望无锡的旅游事业能更加蓬勃兴旺地突飞猛进,走出无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作者:《华东旅游报》创始人,原无锡市首任旅游局局长、江苏省旅游局局长)
本文作者冯惠群同志从事外事、旅游工作50余年,曾先后担任无锡市国际旅行社经理、无锡市外办副主任、无锡市旅游局首任局长、江苏省旅游局局长。冯惠群同志毕生以发展旅游为己任,足智多谋,善于创新。先后与同仁们一起,开发了古运河逍遥游、太湖水上游、修学之旅等一系列吸引海外游客来无锡的经典之旅,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客来无锡观光游览,使无锡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旅游城市。
冯惠群同志尤其重视抓好旅游宣传工作。1986年,由他倡导、策划,与无锡日报社联合创办了《江南旅游报》,调任江苏省旅游局局长后,又继续加强合作,创办了《江苏旅游报》,后继续扩大宣传,更名为对开大报《华东旅游报》(周四刊)一直至今。为宣传无锡、江苏乃至华东地区的旅游事业,作出了不懈努力。而更脍炙人口的是他发起与日本著名作家中山大三朗合作,创作的旅游歌曲《无锡旅情》,风靡日本,成为当年卡拉OK歌厅和电视台点唱播放的“红歌”,至今经久不衰。《无锡旅情》已成为中国旅游城市著名的经典旅游歌曲。
今天,特别发表冯惠群同志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无锡旅游业发展的回顾长文(节选,经作者同意有删节),以飨读者、市民和游客。期望当年他们这批旅游界前辈创业时的创新理念、执着奋进和不辞辛劳的精神,能给旅游业的后来者们予以启迪。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文教 | 社会 | 汽车 | 房产 | 视频 | 聚焦 | 旅游

Copyright @ xinjiangsu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苏ICP备18003705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8011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1439号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北京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 奚洁虹律师

版权所有:南京合吉久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