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开春,又一波疫情来袭,在疫情的影响和互联网的发展双重刺激下,线上培训以时间自由、地点自由、可以反复听课等优势,得到了很多学生家长和年轻人的青睐。但是,伴随着线上培训消费的增长,相关的投诉也逐渐增多。2021年,我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线上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诉205件,占投诉总量的8%。在此,市消保委结合消费者投诉情况,就线上教育培训做出几点消费提示: 1 谨慎选择培训机构 消费者在选择线上培训机构时,应尽量选择诚信度高、消费者评价好、规模大、开办时间长的大型在线教育机构,并查看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和相关授课教师的资格证书,可以要求机构先提供试听课,觉得合适再行报名缴费。 消费者在缴费时也要抵制住购买课程越多,优惠幅度越大的诱惑,选择合适的课程量并尽快学习,防止出现机构突然倒闭等情况给自己造成损失。 2 个人信息不泄露 有的在线教育机构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推出了低价课程甚至“0元学”的广告宣传,消费者只要按照培训机构的流程,加入会员或登陆报名即可。 针对此种情况,建议消费者应警惕“0元学”、“免费学”等背后的骚扰,在报名时不要随意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防止后续该培训机构会不断电话推销课程、劝说续费进行骚扰,对个人生活产生影响。 3 选择课程不盲目 对于学校的暂时停课,家长产生的焦虑情绪恐怕比孩子更严重,生怕到了复课的时候,自家的孩子会被落下一大截,加上在线教育机构对“名师”的宣传,每位“名师”都有亮眼的学历和教学经历,授课的视频看着也着实不错,就忍不住想给孩子报名。 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家长根据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跟孩子商量后再报名,毕竟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不同,而且对于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孩子,在线上课堂的轻松氛围下,很容易出现开小差、做小动作的情况,实际所学难以达到家长期待的教学效果。 4 不合规承诺不相信 有些线上教育培训机构,针对迫切想要提升自己、增加收入的年轻人,推出了营养师、消防工程师、人力资源师等多种专业资格的培训,并作出零基础包拿证、机构负责作出从业经历证明等承诺,并以拿证后的高收入广告宣传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对此,建议消费者不要轻信培训机构作出的广告宣传,相关的资格证书是否得到国家承认、资格证的报考条件、考过后的就业情况等信息,消费者还是要咨询相关的主管部门,弄清楚后再决定是否参加培训。 5 签好合同有保障 有的线上培训机构,有着良好的售后服务承诺,不满意包退、不过包退、消费者可随时提出退费等等,可现实真如承诺那么美好吗?消费者在提出退费时,还是难免会面对培训机构以各种理由拖拉、拒绝,有的甚至刚提出退费,就联系不上培训机构了。 对此,建议消费者在报名缴费时,先签好电子合同,将培训机构承诺的各种优惠条件和售后服务条款都落实在合同里,并将合同页面和有关的聊天记录截图妥善保存,以防在培训机构不履行服务承诺时,能有依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 源 / 铜陵市场监管 编 辑 / 潘怀琴 监 制 / 郑 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