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企业 文教 社会 汽车 房产 视频 聚焦 旅游

书画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娱乐 书画

二十世纪画坛八大“超级巨星”南博联袂展出

来源:新文荟网 人气: 编辑:思远 发布时间:2019-11-27
摘要:二十世纪画坛八大“超级巨星”南博联袂展出

二十世纪画坛八大“巨星”,南京博物院主办,8家机构共同协办,158件(套)国宝……一年一度的艺术盛宴正式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11月27日,南京博物院的年度大展“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正式展出。展览汇集了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等八位二十世纪画坛“超级巨星”的代表作,很多作品都是教科书级的。其中,傅抱石的《九歌图》画册更是首次合璧,连傅抱石的家人都没见过。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场超级养眼,让人涨知识饱眼福的展览,将持续到明年2月28日。

霸气!二十世纪画坛八大“巨星”同台展出

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如果把二十世纪中国画史比喻成一条银河,这八位大师一定是银河中最闪亮的巨星。八大巨星的作品汇聚一堂,这样的艺术盛宴,实为难得。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集合了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北京画院、徐悲鸿纪念馆、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天津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苏州博物馆、龙美术馆等九家机构、八位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的经典力作158件套。

本次展览展品众多,且件件都是名作,受限于展厅面积,展览预计在2020年1月10日前后,进行大规模换展。第一期展品97件套,第二期展品达61件套。“换展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特色,我们将换掉三分之二的展品。同时我们保证,第二次的展品同样重磅,只会一次比一次精彩。”

△张大千《泼墨荷花图》

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策展人庞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风云激荡的二十世纪,涌现了太多优秀画家。所以,我们在选择画家时标准非常严苛,一看艺术价值,二看艺术影响力,三看画家的使命感。”经过一番忍痛割爱,最终选择了八位画坛“超级巨星”。“参展的作品也都是家喻户晓的名作。有许多作品,大家常常在教科书、杂志上看见,却从未见过真迹。这次,它们统统都出现在这次展厅中。”

展厅采用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将八位画家的展示区域覆以八种代表色。丰富的色彩,展现了时代艺术百花齐放的特征,又体现了八位大家不同的闪光之处。不同的观众,能在本次展览中找到各自心头所好。“比如齐白石的展品,孩子可以看看《小蝌蚪找妈妈》、《不倒翁》等,专业人士可以看看换展之后的《柳牛图》。”

△傅抱石《九歌图》

难得!《九歌图》首次合璧

“在公办博物馆中,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傅抱石作品是最多的,藏有367件。这次展览,我们从中国美术馆借了一部分傅抱石作品来。”庞鸥说。

展厅的展柜中,特别展出了画册《九歌图》,这是这本画册首次合璧。画册一共有10页,分别是:东皇太乙、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等,每一幅画中,人物的表情、神态都不相同。比如:湘夫人宽衣广袖、丰腴美丽;而大司命专司人间生死寿命,诛恶护善,画面中,他手按佩剑、乘着龙车,在乌云间前行。

“整件画册是傅抱石1954年完成的,以《屈原赋今译》为素材,把《九歌》文字加以图绘,殚精竭虑地完成了《九歌图》册。在画册中,赋予了各种任务不同的鲜明性格,或热烈奔放,或超然物外,或坚毅刚强,表现手法变化多端。”庞鸥说,在创作途中,还曾有人问傅抱石,大司命画中已经有龙了,为什么还要坐在轮子上?傅抱石回答说,这是参考了传统中国画的缘故。

《九歌图》完成后,画册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和南京博物院珍藏。其中,第1页和第10页,在南京博物院珍藏;第2页—第8页,在中国美术馆珍藏。“如何分家的?这是个谜。完成的画册,连傅抱石家人都没见过。”庞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次《九歌图》能够合璧展出,尤为难得。

△齐白石《忆母图》

温馨!他们把母爱“定格”成永恒

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这次展览,齐白石和林风眠都以母爱为题材,创作了作品。

齐白石展区的作品,画面大多风趣、诙谐,而《忆母图》则透着淡淡的忧思。画面中,水占据了四分之三,越往上墨色越浅,最终,天水交融。水的下方,是跪着的孩子,和生气的妈妈。“这幅画是齐白石应学生的请求而作的。学生告诉齐白石,自己小时候学习不好,老挨妈妈打,长大了回想起来,发现那是母爱。学生的话,唤起了齐白石自己对母亲的爱,于是绘画了这幅作品。”庞鸥说,画面中的天空和水面都铺得满满的,寓意是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也像这漫漫水面,没有边际。”

△林风眠《劈山救母图》

同样是表达母爱,创作手法却有不同。林风眠作品展区,《劈山救母图》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劈山救母图》中,林风眠化身“沉香”,奋不顾身去救母亲。“这是林风眠晚年经常涉及的题材。林风眠10岁的时候,妈妈被族人卖掉。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伤痕。林风眠晚年接触到了京剧和《宝莲灯》,于是,他把京剧中的一幕幕时空压缩叠合,呈现为一张画面。他始终有一个想法,自己就是‘沉香’,劈开族人的枷锁,把他的母亲营救出来。”

珍贵!徐悲鸿《愚公移山》首次来南京展出

走到徐悲鸿展区,一张巨幅画作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画面中央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名壮士赤裸着身体,扛着锄头、钉耙,奋力开凿山石头。他们的肌肉线条饱满流畅,开山之力喷薄欲出。而左侧,一位拄着拐杖,头发花白的瘦弱老人背对着观众,在休息的间隙,望向劳动者们。这不是我们在中小学教材上看到的《愚公移山》吗?今天,它的真迹终于和南京市民见面了。徐悲鸿后人、徐悲鸿纪念馆展览典藏部主任徐冀说,这幅画是首次来到南京公开展览。“《愚公移山》一共有三个版本,这幅是国画,也是最为家喻户晓的版本。”这幅画创作于1940年,徐冀说,当时中国被日本全面封锁,很多华工众志成城,打通了滇缅公路这条抗战的生命线。“徐悲鸿被他们的精神所打动,创作了这幅作品。”这幅画中,除了愚公这个中国人,还出现了不少外国人的形象,这是为什么呢?徐冀解释,当时徐悲鸿正在印度国际大学讲课办展,他找来印度学生做模特。“因为印度人也是东亚人,他们的肌肉感和线条感,非常适合表现具有力量感和冲击力的画作。”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文教 | 社会 | 汽车 | 房产 | 视频 | 聚焦 | 旅游

Copyright @ xinjiangsu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苏ICP备18003705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8011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1439号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北京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 奚洁虹律师

版权所有:南京合吉久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