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伊始,楼市有点冷,不少房企的销售出现负增长,尤其是三大巨头,但是进入3月,房企感受到了“春天的阳光”,销售出现复苏。从今年一季度整体来观察,房企销售增速同比明显下滑,而市场和房企的分化也在加剧。对于今年的市场,房企之间也产生了分歧。有的相对乐观,也有的谨慎;有的看重一二线城市,有的不舍弃三四线城市。总体看,房企的销售增速目标普遍下调。然而,在失去高增长的日子中,房企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过去的高增长带来了沉重的负债,数据显示,在2019-2021年房企将有1.8万亿元的债务到期,2019年到期债券相比2018年就翻了一倍。 导读 今后三年,房地产行业共有1.8万亿的待偿债务。分年度来看,2019年至2021年每年需兑付的债券分别为4464亿元、5050亿元、8918亿元。 4月2日,刚刚发布年报不久的新城控股,接到上交所的一纸问询函。针对利润、资金往来、现金流与货币资金、房地产开发业务等方面,上交所共提出16个问题。其中,要求披露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流紧张的主因,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2018年,新城控股实现合约销售额2211亿元,涨幅达75%,规模位列全国房企第八位。但过去三年(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之和均为负值,分别为-6.10亿元、-102.41亿元和-161.96亿元。 这代表了房企的一种普遍状态。虽然销售数据不断攀高,但回款和融资情况不佳,导致现金流不畅,负债率上涨。 2017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业融资渠道收紧,融资成本抬升,追求扩张的房企借了大量高息债务。而在销售端,银行放款周期拉长,又影响了回款速度。这两项因素共同作用,抬高了房企的负债率,并削弱了偿债能力。幸而去年末融资闸门开启,很多企业借机补充低成本资金。 但更大的考验即将到来。根据世联行(002285)的统计,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间,房地产行业共有1.8万亿的到期债务。其中,2019年需兑付的债券规模为4464亿元,比2018年增加近一倍。 |